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孤独的超级大国》中说:“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极’的世界格局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当前,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定型 |
| B.业已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它是向多极化推进的过渡形式 |
| C.由于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美国最终放弃了建立单极世界的计划 |
| D.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构筑了单极世界 |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年,法国外长又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并说“这是一个关系至高无上利益的问题”。以上材料表明( )
| A.英法在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
| B.英法希望在中国开设工厂 |
| C.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
| D.英法决定用战争来扩大侵华权益 |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这表明( )
①中国棉纺织业水平下降 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手工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 |
按照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选项,正确的顺序是( )
①生产力的发展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③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④垄断组织出现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 C.②①③④ | D.②①④③ |
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
| 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
|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
|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 |
“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这些资产阶级被轻蔑地称为“爆发户”,这样的描述反映了( )
| A.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社会财富巨增 |
| B.启蒙思想的传播,挑战了封建等级观念 |
| C.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提高 |
| D.贵族生活日益腐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