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经济增长率波动曲线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五计划的实施推动1952经济增长率迅速提升 |
B.国民经济比例的调整推动1964年经济增长率的回升 |
C.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推动1984年经济增长率的提高 |
D.中国经济增长率呈现出平稳增长的趋势 |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曾挖苦道;这个传说中的周恩来是何许人也?不久,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成功的促进了有色人种的团结,并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的外交局面。材料中所说的“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的外交局面”的会议是指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会 | B.日内瓦会议 |
C.万隆会议 |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
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 |
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
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阐释”、“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是指辽沈、淮海和平津战役 |
B.“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 |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
D.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鸦片战争一中法战争一甲午战争 |
B.洋务运动一戊戌变法一辛亥革命 |
C.洋务运动一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
D.太平天国运动一义和团运动一辛亥革命 |
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空白处最有可能是
行业 |
矿冶业 |
机器业 |
食品工业 |
|
数量(家) |
72 |
3 |
193 |
100 |
A.造纸业B.酿酒业
C.交通运输业 D.纺织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