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美国总统选举,候选人辩论场景通过电视向全国转播。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年轻有为,整洁干练,给电视观众留下了比对手更好的印象,而收音机听众却感觉其对手尼克松表现更佳。为此我们可以认为
A.影视对国家的政治走向起决定作用 |
B.现代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具有竞争力 |
C.现代科学技术让竞选变得更加激烈 |
D.电视、广播的政治功能越显突出 |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
C.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 D.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
2011年5月德国“毒黄瓜事件”发生后,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宣布暂时禁止来自德国的黄瓜及相关产品入境。这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A.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 | B.必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
C.必须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 D.必须坚决抵制全球化 |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
A.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 | B.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 D.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 B.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
C.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
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要办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信息时代的到来 | B.理性时代的到来 |
C.蒸汽时代的到来 | D.电气时代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