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
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
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 |
C.这—做法使军政大权进—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
D.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
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重农抑商 | B.农商并重 |
C.重商主义 | D.自由主义 |
读《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我们可得到的信息包括
①农业税相对稳定 ②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据统计,自上古至隋朝见于记载的88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72件,华南仅占16件。而唐代见于记载的212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101件,华南占11l件。这说明
A.南方水利技术超过北方 | B.南方农业地位上升 |
C.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 D.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
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工商业市镇,明代达到316个,清代(鸦片战争前)增加到479个。就明清时期而言,这些工商业市镇
A.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 | B.严格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度 |
C.已开始流通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D.表明资本主义萌芽在我国出现 |
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 |
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