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除了中央官局系统的北京、南京两织染局外,在浙江、南直隶等八省各府也设有22处织染局,与民间经营的丝织业交相发展。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的织机和机匠人数,比明代扩充很多倍;而民间经营的丝织业,大体承袭明朝以来的方式,即“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自织,而命童稚挽花”的商人雇主制和家庭手工工场制并存的状态。大致而言,直至l870年代初,仍以家庭手工业为主,以资本系数低与劳动集约度高的方式来维持平稳 的发展。
——摘编自《中国全史百卷本·清代经济史》
材料二   1894年,杭州外商输入的丝织品只有283担,货值l59318两,到1901年输入量已经激增至l417担,货值l335792两。杭州的绸缎织造业,因“洋缎输入,此业颇受影响”,从事绸缎业的织匠从5万多人减少至2万多人。清亡前夕,杭州生产缎类的织机仅剩四百余台,连同生货绸机也不过千余台,比80年代减少了1/7。
辛亥革命后,以江、浙、沪丝织业团体牵头并作为主体,联合典业、衣业、绣业、帽业等团体,发起成立了中华国货维持会。
——摘编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辛亥革命期间的江浙丝织业转型》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明朝至清末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状态的变化,并分析形成前后两种状态的不同原因。(1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影响。(9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说:“我认为这个请求孕育着可能使我国蒙受最大灾难的阴谋。假如我没有利令智昏、自欺欺人的话,你就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不同意你的阴谋的人了。”
材料二 华盛顿在辞职信中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庄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所有的公职。”
材料三我们重新选举一位公民来主持美国政府的行政工作已为期不远了,实际上,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运用你们的思想来考虑将此重任付托给谁的时候了。因此,我觉得我应当向大家表明,尤其是因为这样做可能使得公众意见表达得更明确,那就是我已下定决心,谢绝把我列为候选人。
                      ——华盛顿《告别辞》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华盛顿认为“使我国蒙受最大灾难的阴谋”指什么?
⑵材料二中“它”、“委任”各指什么?
⑶材料三中华盛顿的主张是什么?
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说明华盛顿的做法对美国民主制有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明治期间,许多高级官员认为日本只有“脱亚入欧”,才能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所谓“脱亚入欧”即脱离落后的亚洲,进入先进的欧洲。
材料二 明治期间的工厂、学校及交通工具
材料三 日本的对外战争

请同答:
⑴根据材料一分析日本为什么要“脱亚入欧”?
⑵根据材料二、三说明日本明治维新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⑶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外交政策有什么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请回答:
⑴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材料所反映的各自历史时期经济模式的特点。
⑵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造成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几种经济模式演变的根本原因?
⑶材料三、材料四所表现的经济模式对社会发展造成了哪些影响?
⑷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经济文明发展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根据史书记载,雅典实行陶片放逐的程序如下:
第一,由五百人议会向公民大会提出议案,公民大会对此举手表决,若大多数人表示赞成,即定下开会日期。
第二,开会时以木板围住会场,留出十个出口(与雅典的十个部落相对应),同一部落的公民从同一入口进场。
第三,投票时投票者在选票——陶罐碎片较为平坦处,刻上他认为应该被放逐者的名字,然后将写好的选票正面朝下,放入本部落的投票箱,整个投票过程由专人监督。
第四,投票完毕,执政官清点票数。如果选票总数未达到六千,这次投票宣告无效,放逐亦不能实行;如果超过六千,再按票上的名字将票分类,得票最多的人就是当年放逐的人选。
材料二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后,孙中山回到上海,着手写《会议通则》一书,后改名为《民权初步》,其中论及会议程序的有关内容如下:
会长为全体之公仆,非为一部分或一人而服务,是故彼虽为一会之长,而非一会之主人翁也。彼以事体之秩序,而纠集率会众,使一切皆循公正平等而行。彼维持秩序及额数,如遇秩序紊乱之时,当立呼“秩序!”
会员之义务,在能以竭助会长维持秩序。而维持之道,则当从自己始。如在会场,须戒出声,戒旁语,戒走动,并戒一切之能扰乱会场而阻人言听者。
以动议及表决而处事,重要之步调有六,其秩序如下:一、会员起立而称呼主座。二、主座起立而承认会员。三、会员发动议而坐。四、主座接述其动议。五、主座畀机会以讨论。六、呈动议以表决,并宣布表决之结果。
大多数者,即过半数也;较多数者,即半数以下之最多数也。……一切社会之职员选举,最少须有一票过半乃能当选,庶几合大多数之常例。
请回答:
⑴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材料一与材料二所论述的会议规则有什么相同点? (不得摘抄原文)说明了什么?
⑵你在上述材料中看出了哪些民主的内涵?

某班同学在学习思想史的时候,为更好地掌握人类思想文明成果,特别制订了下面这张表格,请根据所学,帮助完成该表格:




历史人物
主要思想成就
在历史上的地位
苏格拉底
①;②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
孔子
①;②
儒家思想创始人。
伏尔泰
①;②
启蒙运动领袖(著名启蒙思想家)
马克思
科学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