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不断翻新的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从各个角度和各个侧面,表现出一种更高意义的真实,内心的真实,从而反映出世界的荒诞,人生的虚无和生存的荒谬。”具有这一创作风格的文学作品
A.表达了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 |
B.通过发掘人类感情世界反对封建制度 |
C.典型再现社会风貌并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 |
D.表现了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精神危机 |
有关右图中中央第一代领导人所穿服装的表述,错误的是
A.孙中山设计的,定名中山装 |
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
C.在中国一度非常流行 |
D.出现于19世纪末期 |
下列有关近代中国电讯事业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到甲午战争前夕,我国大部分省份和重要商业城市都架设了电报线路 |
B.旧中国,电话的发展非常缓慢,到1949年,全国电话容量只有37万门 |
C.最早在中国建立第一个电报机房的是丹麦的电报公司 |
D.目前,移动电话用户多于固定电话用户,后者已经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 |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局面的改变是在
A.清政府统治晚期 |
B.新中国建立以后 |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统治时期 |
上海是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变化最大的城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洋务派创立的轮船招商局首次打破列强轮船运输业的垄断局面 |
B.20世纪初,汽车开始在上海出现 |
C.20世纪初,清政府在上海设置无线电报 |
D.20世纪初,清政府在上海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
假如你生活在1910年的福州,要到厦门观光,为了方便和实惠,你选择的交通工具是
A.火车 | B.飞机 | C.轮船 | D.自行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