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
|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
|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
|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
|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发表后第100年牛顿出生,那一年伽利略刚刚去世。这似乎预示着牛顿所从事的研究将开始孕育一个“全新的文明”。所谓“全新的文明”可以指
| A.农业社会 | B.工业社会 | C.后工业社会 | D.信息社会 |
他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大多数物理学家沿着牛顿的道路继续前行时,他却走上了一条创新之路,提出了对牛顿力学体系和绝对时空观进行根本性变革理论。他提出的根本性变革理论是指
| A.进化论 | B.经典力学 | C.量子论 | D.相对论 |
理论的威力在于预见,根据牛顿理论的推测,人们发现了天王星外的两颗行星,它们分别是 ( )
| A.木星和冥王星 | B.海王星和金星 |
| C.海王星和冥王星 | D.海王星和火星 |
普朗克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于1913年曾亲赴瑞士,礼聘尚是一介书生的爱因斯坦,并称其为“当代哥白尼”。爱因斯坦因此对普朗克执弟子礼。纳粹横行期间,普朗克与大多数德国知识分子一样,对纳粹暴行保持沉默。对此,爱因斯坦表示永不原谅,从此再未与普朗克进行联系。这是因为爱因斯坦
| A.成就已远远超过普朗克 | B.坚持“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
| C.已移居美国,联系不便 | D.科学研究繁忙,无暇顾及 |
法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曾经这样说过:“不会产生两个牛顿,因为要发现的世界只有一个。”牛顿所发现的“世界”是指()
| A.微积分 | B.反射望远镜 | C.光的色散原理 | D.三大运动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