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
1932年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成立,他们的政治要求是呼吁国民政府:
A.释放政治犯,保障人民抗日民主权利 | B.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
C.制订宪法,给人民自由民主权利 | D.废除一党专政,实现民主自由 |
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的直接原因是:
A.1927年东方会议决策 | B.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 |
C.国民党反动派正全力围剿红军 | D.欧美列强无暇东顾 |
日本东方会议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灭亡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上述材料表明①日本侵华蓄谋已久②侵略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③经济危机使日本加快了侵华的步骤④“九一八”事变的发生绝非偶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九一八”事变的影响不包括:
A.打破了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B.加深了英美和日本之间的矛盾 |
C.中日民族矛盾向着主要矛盾地位上升 | D.中国内战进一步扩大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立的条件不包括: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 B.革命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 |
C.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D.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