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2013年我(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契合中国、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需要,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顺应了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材料二:我国唐朝时期对外交往活跃,与亚洲及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材料三:中国丝绸从海路外传虽然开始很早,但只限于官方贸易。到宋代,除官方丝绸贸易外,民间商人向海外进行丝绸贸易的,也蓬勃发展。
材料四:明朝中期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但中国人没有持强凌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28年间,郑和的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进一步树立中国和平友好形象。
材料五:乾隆时期颁布了《防夷五事》:一是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二是外国商人到广州,应令寓居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三是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及受雇于外商;四是割除外商雇人传递信息之弊;五是外国商船进泊黄埔,酌拔营员弹压稽查。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丝绸之路”在西汉时期的起点在哪? “海上丝绸之路”何时初步形成?结合材料说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决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意义(1分)?
(2)唐朝与日本交往中影响最大的使者是谁?
(3)随着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宋朝统治者为管理海外贸易,专门设置了什么机构?
(4)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哪里?依据材料四简要说明郑和下西洋为什么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
(5)材料五表明清朝前期实行的什么对外政策?有何消极影响?
【抗争篇:识人类良知】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揭穿谎言】
材料一:日本右翼势力宣称:“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
材料二:日本右翼势力胡说:“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1)结合有关史实,批驳材料一、材料二中日本右翼分子的谎言。
【誓死抗战】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1940年5月,张自忠在宜城壮烈牺牲。张自忠牺牲前给将士们写下了鼓舞士气的抗战家书:“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2)七七事变爆发前,中国民众是怎样抵抗日本侵略的?材料三中提及的“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主要表现是什么?
(3)张自忠的抗战家书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守住良知】
材料五:外交部长王毅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受到的伤害。……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
(4)你认为日本怎样做才不输掉良知?
【战争篇:悟和平真谛】
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
【联合抗击】
材料一: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联合国家宣言》
(1)《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有什么作用?请举出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在法国抗击德军的史实。(1分)
【胜利庆典】
材料二:2015年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举行盛大阅兵庆典,隆重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来自世界约2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出席。2015年9月,中国将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举行阅兵。
(2)请你归纳中国和苏联为战胜法西斯分别做出了哪些贡献?(分别回答2点)
【历史沉思】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位美国士兵在战场上杀死了一位德国士兵,在其上衣口袋里发现了德国士兵新婚妻子的照片。战争结束后,这位美国士兵内心不安,便前往德国寻访那位德国士兵的妻子,向她道出了当时杀死她丈夫的原委,最终获得了这位德国女士的原谅。
(3)阅读材料三,你有何感想?(至少从2个不同角度回答)
(河南卷)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场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我国与外界交往日益减少,逐渐落后于世界。西方列强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但是我们的人民并没有屈服。他们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积极探索复兴之路,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下面是一节专题复习课,请你一起参与进来。
(1)【巧用表格,夯实基础】老师指导同学们将知识点列表归纳。下面是其中一张表格,请你填写完整。
侵略与反抗 |
|
列强侵华战争 |
抗争的代表人物或事件 |
① |
林则徐、关天培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太平天国运动 |
② |
邓世昌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③ |
(2)【关注细节、请你纠错】老师将同学们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归纳整理如下,请你找出其中的三处错误并纠正。
①________改为_________ ②________改为_________③________改为_________
(3)【图说历史,归纳主题】老师出示了下面一组图片,仿佛把同学们带到那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请你依据图片归纳一个主题
(4)【挑战思维,自主探究】在课堂总结时,老师出示了中共十五大报告中的一段话:“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后,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请你说明这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
(贵州铜仁卷)20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改变了历史发展的面貌,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
(2)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是哪两大军事集团?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真正世界规模的事件是什么?
(4)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有哪些?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多少周年?
(5)二战后形成的“新的世界格局”是指什么?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