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争篇:识人类良知】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揭穿谎言】
材料一:日本右翼势力宣称:“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
材料二:日本右翼势力胡说:“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1)结合有关史实,批驳材料一、材料二中日本右翼分子的谎言。
【誓死抗战】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1940年5月,张自忠在宜城壮烈牺牲。张自忠牺牲前给将士们写下了鼓舞士气的抗战家书:“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2)七七事变爆发前,中国民众是怎样抵抗日本侵略的?材料三中提及的“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主要表现是什么?
(3)张自忠的抗战家书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守住良知】
材料五:外交部长王毅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受到的伤害。……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
(4)你认为日本怎样做才不输掉良知?
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发展经历了四次巨大的社会转型,第一次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通过长时间的变法运动实现的,第二次发生在晚清民国时期,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探索资本主义道路。第三次发生在新中国初期,主要是通过政治建设和社会改造实现的。第四次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人通过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一次社会转型时期,秦国实行的商鞅变法对当时社会制度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2)第二次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发生的辛亥革命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第三次社会转型时期,中国进行的三大社会改造对中国社会进程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第四次社会转型时期,适逢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你认为我国政府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全球化背景下,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体现在资源的争夺上,这实际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将会进一步强化西方发达国家在高技术领域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加剧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
材料二:中国将坚定不移参与区域和国际经济合作,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进程,为实现亚太地区和世界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做出新的和更大的贡献。
——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1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中国吉利汽车集团在2010年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100%的股份。2011年在德国市场满意度调查中,沃尔沃汽车击败本土豪华品牌排名第一。2012年4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哥德堡参观沃尔沃轿车公司总部时说,沃尔沃和吉利的合作是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不仅是资本的合作,也是技术、管理和市场的合作,更是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沟通与交流。——新华网记者瑞典哥德堡报道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体现是什么?经济全球化带来哪些影响?(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的主张是什么?中国参加了哪些国际性的经济组织? (2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吉利和沃尔沃在合作中是如何实现互利共赢的? (1分)
(4)综上所述材料并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形势,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1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在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同时,也铸就了自身辉煌而独特的文明史。
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一统是中国历史的鲜明特点。从秦统一后的2000多年,中国的统一时间,大约占70%,分裂的时间占30%......元朝和清朝的建立及其对统一的中华民族国家的贡献说明,中华民族不是由汉族一个民族缔造的,而是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材料二:除古代中国外,全球其他地区的王朝覆灭后往往意味着人种、文化、宗教的更替,古埃及,
古巴比伦、古印度等都是如此。但中国的王朝却仅仅意味着坐天下者不同,其他一切照旧。这使中国文明获得了使西方史学家十分称奇的连续性。使中国文明连续不断的原因是很多的,有制度、文字、宗教等方面的因素
……——缪人凤《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的内在原因及启示》
(1)据材料一指出是哪个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材料中所阐明的中国历史的鲜明特点是什么?
(2)据材料二,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地区的王朝更迭,与古代中国的王朝更迭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对中国历史有何影响?请结合古代中国制度或文字等方面的史实说明其原因。
(3)“中华民族”这个名称体现了中华文明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中国各民族整体上对中华文化的民族认同。今天这种民族认同对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大业有何意义?
请将下列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方框内。每填对一个给1分,共3分 。
A. “一战”导火线的地点:萨拉热窝
B.“一战”决定性战役地点:凡尔登
C. 北约和欧盟的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
下图是《战国—秦朝重要工程分布图》。观察图,将秦朝长城的起止地点英文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 临洮B. 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