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今日风止天晴,气温始降,田地里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大棚被撕裂,有的被吹塌。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点燃一堆堆的柴草,浓烟遮蔽了田野。”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从资料中得知,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
①沙尘暴天气   ②冷锋天气   ③台风天气   ④暖锋天气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农民燃放烟雾的目的与利用的原理分别是

A.除霉增强太阳辐射 B.防御霜冻增强大气逆辐射
C.杀菌增强紫外线辐射 D.促进小麦生长增加CO2含量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 锋面系统与天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蒙华铁路拟建成国内最大规模运煤专线,北起内蒙古鄂尔多斯东乌铁路浩勒报吉站,终点到达江西省吉安,线路全长1815千米。下图为蒙华铁路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与东部地区修建同规格的铁路相比,蒙华铁路单位建设成本较高,其原因主要是沿线

A.人口稠密,搬迁人口多 B.丘陵、山区相对较多
C.河湖多,桥隧工程量大 D.经过农业区,占用耕地多

蒙华铁路的通车,有利于内蒙古煤炭资源的外运。煤炭资源大量调出易导致当地地理环境的变化是

A.提升产业层次 B.加重大气污染
C.加剧地面沉降 D.改善能源结构

利用产业就业人口密度变化来研究产业发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下图示意2000年、2009年长三角城市到上海的距离与主要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Ⅰ、Ⅱ、Ⅲ制造业分别是

A.纺织服装、钢铁冶金、通信设备 B.纺织服装、通信设备、钢铁冶金
C.钢铁冶金、纺织服装、通信设备 D.通信设备、钢铁冶金、纺织服装

关于长三角产业就业密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较于Ⅰ,近年Ⅲ产业发展更快 B.较于Ⅱ,近年Ⅲ产业发展更快
C.较于Ⅱ,Ⅰ产业扩散空间范围大 D.较于Ⅲ,Ⅰ产业扩散空间范围大

对Ⅱ产业就业人口密度变化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市场 B.交通 C.地租 D.技术

读世界某区域1956~2006年农业变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乳畜业 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下列关于该区域1956~2006年农业变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果、蔬菜种植面积扩大 B.畜牧业比重大幅度提高
C.玉米种植区呈现出北移的趋势 D.肉牛/奶牛区向南转移

人口迁移率是某地一定时期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读我国省际人口迁出率、迁入率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人口迁移的变化特点是

A.省际人口迁移呈减弱的趋势
B.省际人口平均迁移率呈扩大趋势
C.上海市人口的迁出和迁入率均高于北京市
D.我国人口由西向东的迁移模式发生逆向变化

大量农民工在迁入地落户定居导致

A.城市环境问题得以改善 B.迁出地环境人口容量减小
C.迁入地城市化水平提高 D.全国人口密度的东西差异缩小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据图示信息 可以推断,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图中甲 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A.关中平原 ,浙闽丘陵 B.江汉平原 ,山东丘陵
C.汉水谷地 ,黄淮平原 D.汾河谷地 ,松嫩平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