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世界经济逐步发展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形成篇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调整篇
材料二 美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垄断地位,使三大国际组织(如下图)在调节国际经济关系时必然倾向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而……三大国际组织又规范着国际经济秩序,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起着促进作用。
——张雷声《三大国际经济组织与经济全球化》
(1)自1500年起,到20世纪初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指出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三大经济组织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的学说曾对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历代封建帝王大都利用孔子的学说正君臣之义、巩固专制统治。从宋代以来孔子又变成封建纲常礼教的化身,享受帝王的祭祀,至清末,其规模礼义与祭天同。
———《中华民国史》第一卷下
材料二: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着重宣传了所谓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它宣称:《六经》全是孔子所作,《六经》中所记载的有关尧、舜的“盛德大业”,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主张的。康有为虚构出一个主张“改制”的孔子,目的是在于把孔子装扮成一个资产阶级历史进化论和民权平等思想的倡导者,把自己的变法思想说成是孔子久被湮灭的“微言大义”,以证明他是孔子道统的真正继承者,他的变法主张是完全合乎“圣人”之道的。很显然,康有为打出孔子托古改制的旗号,是企图利用孔子这个招牌来宣传自己变法维新的政治主张。
———《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袁世凯颁布的祀孔告令说:“中国数千年来立国根本在于道德,凡国家政治、家庭伦理、社会风俗,无一非先圣学说发皇流衍。是以国有治乱,运有隆替,惟此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近自国体变更,无识之徒,误解平等自由,逾越范围,荡然无守,纲常沦弃,人欲横流,几成为土匪禽兽之国……使数千年崇拜孔子之心理缺而弗修,其何以固道德之藩篱而维持不敝?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
———《政府公报》1914年9 月26日
分析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康有为、袁世凯利用孔子招牌的原因和目的。孔子学说在今天有何价值?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4 年中国棉纺织厂拥有纱锭情况表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从1912 年至1919 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 多家,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材料三:1919 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简表(单位:家)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三,指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期”的表现及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三,概括中国民族工业在经济发展上的弱点,并谈谈你对其发展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九一七年和一九一九年,俄国和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这就是俄国的十月革命和中国的五四运动。十月革命的隆隆炮声,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先进理论。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的社会力量崭露头角,同时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为新思想新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打开了道路。一九二一年,在马克思列
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就是要在全国人民中继续发扬中华儿女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发扬中华民族一切革命先驱们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站在时代前列,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努力推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进程,争取对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江泽民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史实叙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2)孙中山先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在对待帝国主义的态度上的变化及其原因。
(3)江泽民总书记要求全国人民要继续发扬中华儿女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你认为近代和现阶段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很清楚,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在第一步,政治上建立‘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种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一方面和旧形式的、欧美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共和国专政相区别……另一方面,也和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的共和国相区别。”经济上,没收“大银行、大工业、工商业归这个共和国国家所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
材料二 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以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构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毛泽东《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请完成:
(1)根据材料,将毛泽东上述思想的重要观点提炼出来,逐条列出。
(2)综合你所列出的观点,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结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西方人士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材料二 “总统先生!”一位年轻的记者曾经问富兰克林·罗斯福:“你是共产党吗?”“不是。”“你是社会主义者吗?”“不是。”这位记者对罗斯福拒不承认自己属于哪种常规的意识形态感到困惑,最后问到:“那你的哲学是什么?”“哲学?”有点迷惑不解的总统说:“我是基督教徒,是民主党人……如此而已。”
请完成:
(1)材料一中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为什么让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西方人士为什么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呢?
(2)材料二中的记者为什么质问罗斯福总统是不是“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者”呢?
(3)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决定围绕上述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为他们拟订一个题目,要求紧扣材料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