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在《亭林文集》卷四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里的“以明道”“以救世”表明他关注国计民生,由此形成( )
| A.君主立宪 | B.重农抑商 | C.自由贸易 | D.经世致用 |
朱熹提出“存天理,去人欲”,其中“天理”是指()
| A.自然天体运行规律 | B.社会发展规律 |
| C.封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 D.“天人感应”的理论 |
下图见于今江西流坑董氏祠堂,围绕此图所发表的议论正确的是()
①伦理道德是古代家族教育的根本②理学对基层社会有着较强的影响力
③反映了理学的虚伪性和欺骗性④理学对民族理想人格的塑造曾起过积极作用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历史学家许倬云说:“佛教进入中国其引发的影响,……既带来了另一种思维,也迫使中国固有的思想体系不断与佛教互动,终于融合为中国型的思想体系。”符合这一表述的思想家是()
| A.董仲舒 | B.朱熹 | C.李贽 | D.王夫之 |
阿南看到一则连环漫画,内容如下:
漫画中老爷爷的言论最接近下列哪一位学者的思想()
| A.孔子 | B.荀子 | C.庄子 | D.韩非子 |
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设计台词。下列选取项合适的是
|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
|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