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下如图所示。
(1)试管中装有适量的碎冰,按图中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充分接触,但不要碰到试管的 ;
(2)在上面图线中BC段物质处于 (“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由图可知:冰的熔点是 ℃。
(3)试管中冰完全熔化后,若继续加热,在一段时间后得到上面图像中DE段,在DE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 (填“能”;“不能”)沸腾;是因为: 。
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王军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家甲、乙两种装置,他将两端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1<R2)分别密封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并通过短玻璃管与相同的气球相连,两次实验电源电压不变。
(1)在这个实验中,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是通过 体现出来的,像这种用能直接观测的量来显示不容易直接观测的量的方法叫“转换法”,这种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经常用到,请举一例:
(2)甲装置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
(3)在装置甲、乙的来两次实验中,通过比较相同时间里气球B与D的变化情况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
(4)在甲、乙两装置同时实验,在相同的通电时间里,与气球 (填气球字母标号)相通的电阻丝产生热量最多。
(5)教材上的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烧瓶与图中的相同)。比较甲、乙和丙图所示的两种不同的实验装置,你认为较好的装置是 ,理由是: 。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1)图1:滴入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入冷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说明: .
(2)图2:迅速压缩活塞,棉花燃烧,这是通过做功增大内能的,其中的内能增大是利用转换法,通过 现象观察到的.
(3)图3:说明: .
(4)图4:验电器的原理是: .
图甲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图乙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甲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设计乙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运动的小车与所受 的关系。
(2)甲实验是钢球通过木块被推动 的大小,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乙实验是通过木块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远近,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运动的物体如果 ,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3)我们知道物体的质量和它的速度都能影响物体的动能,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怎样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
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木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
第一小组:探究金属块的下沉条件.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物体受到的浮力:
方法1: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 N.
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排开水的体积为 mL,根据F浮=G排=ρ水V排g可计算出浮力.
第二小组:探究木块上浮的条件.要测量木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准备选用上述两方法中的方法 (选填“1”或“2”),并简要说明操作中还应采取的措施: .
下表中是某同学做“研究液体的压强”时所测的部分数据。
(1)实验次数1、4、5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实验次数1、2、3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实验次数 |
深度/cm |
橡皮膜方向 |
压强计左右液面(水)高度差 /cm |
1 |
3 |
朝上 |
2.6 |
2 |
3 |
朝下 |
2.6 |
3 |
3 |
朝侧面 |
2.6 |
4 |
6 |
朝上 |
5.4 |
5 |
9 |
朝上 |
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