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为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电路图,

(1)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8Ω,则电源至少要用      节干电池串联。
(2)按图所示的电路,结合你选择的至少干电池节数和应选的电表量程,在图中用笔画线代表导线,将实物图正确连接完整(连线不能交叉)。

(3)闭合开关S前,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     端(选填“a”或“b”)。
(4)闭合开关S,发现灯L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电流表断路 B.小灯泡L断路
C.电压表短路 D.小灯泡L短路

(5)故障排除后,为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滑片让电压表示数为       V,此时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电功率的测量实验 实物的电路连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如图所示的金属圆柱体(底面积为S,侧面带有间距均为2cm的刻线),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足够深的水槽、足量的水。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水内部的压强跟水的深度成正比”。要求:(1)请写出实验步骤。(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学校组织学生参观中国科技馆,同学们在“探索与发现A厅”里面看到一个十分有趣的“物体上滚?”的实验。实验时,将双圆锥体轻轻放在倾斜轨道的最低端,看到双圆锥体从静止向轨道高处滚去。实验引起了同学们的讨论,小军认为“双圆锥体上滚”是真的,眼见为实;小乐认为“双圆锥体上滚”是错觉,双圆锥体不可能自动由低处向高处滚动。小乐和小军为证明各自的观点,取了两根木条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木条左端垫高,做成一个倾斜轨道,将双圆锥体放在轨道右端,如图甲所示,由静止释放后双圆锥体向轨道高处滚去,双圆锥体最终停在轨道左端,如图乙所示。这个实验成功再现了在科技馆看到的现象。
请你根据图甲、乙所示的实验,选择适当的器材,通过测量判断小军和小乐谁的观点正确,写出你的测量方法并简要说明。

现有一架天平、一个空烧杯、适量的水、石块、细线、待测液体。小红想利用上述器材测量待测液体的密度,以下是她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1)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2)如图所示,用细线拴住石块,使其全部浸没在烧杯的水中(水未溢出),且不与容器相接触。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测出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对应数值的总和为m2

(3)将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净,再倒入适量的待 测液体,用天平测出其总质量为m3
(4)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右盘中增减砝 码,并调节游码,测出天平平衡时砝码 的质量和游码对应数值的总和为m4
(5)已知水的密度为ρ,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为:

小红用一个动滑轮、弹簧测力计和钩码组装成图所示的装置研究以下问题:
(1)使用动滑轮能否省功?
(2)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钩码
重/N
钩码上升的距离/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弹簧测力计
移动距离/m
W有用功/J
W/J
机械效率η / %
1
0.10
0.6
0.20
0.10
0.12
83.33
2
0.15
1.1
0.30
0.30
0.33
90.91
3
0.20
1.6
0.40
0.60
0.64


(1)提升3N钩码时的机械效率是
(2)分析3次实验的数据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动滑轮
(3)既然有如上结论,为什么还要使用动滑轮,请引用表中数据举例说明:
(4)分析实验数据还可初步得出有关动滑轮机械效率的结论是:

在研究杠杆平衡的实验中,首先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1)小刚把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同)挂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将右侧的钩码向右移动________格(每格长度相同),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在两侧钩码下方各加挂一个钩码,杠杆将 (选填“左侧下降”或“右侧下降”)。
(2)小华保持动力臂为12cm,阻力臂为6cm不变,然后改变动力F1和阻力F2,并保持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分别测量出动力F1和阻力F2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实验条件和实验数据归纳出阻力F2与动力F1的关系:

F1/N
0.5
1.0
1.5
2.0
2.5
3
F2/N
1.0
2.0
3.0
4.0
5.0
6.0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