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公输》节选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日:“诺。”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
(2)愿借杀之( )          (3)吾固不杀人( )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夫子何命焉为?
                                                                                  
(2)胡不见我于王?
                                                                                  
墨子与公输盘一见面,向他提出了怎样的请求?墨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让公输盘答应他的请求?墨子抓住公输盘哪句话加以批驳?用原文回答。
                                                                                   
                                                                                                                                                                      
“公输盘服”一句中的“服”字有何作用?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墨子真的要请公输盘替他做这件事吗?请简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题

【甲】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山故有亭 ,世传以为叔子 之所游止也。故其屡废而复兴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

熙宁元年 ,余友人史君中煇以光禄卿 来守襄阳。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君知名当世,所至有声 ,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也。因以君之官,名其后轩为光禄堂;又欲纪其事于石,以与叔子、元凯之名并传于久远。 君皆不能 止也,乃来以记属于

【注释】①亭:这里指岘山亭。②叔子:羊祜,字叔子,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③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熙宁,宋神宗年号。④光禄卿:主管光禄寺的官员。⑤声:指好的声誉。

(1)选出下列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山 有亭

公问其

B. 太守

此之 失其本心

C. 之者谁

其后轩为荣光禄堂

D. 广 新之

禽鸟知山林之乐, 不知人之乐

(2)将选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②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予。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乙】文第二段内容。   

(4)【甲】【乙】两文中的"乐"分别表达了怎样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书 》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 盛也, 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 ,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节选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注释】①《书》:指《尚书》。②其:指后唐庄宗李存勖。③数十伶入困之,而身死国灭:李存勖灭梁以后,骄傲自满,宠信乐工、宦官,李嗣源谋反,李存勖中流矢而死,李嗣源继皇帝位。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行 · 乱其所为   

②人恒 ·   

③满招 ·   

④谦得 ·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A.故天将降大任于 · 入也/斯 · 陋室

B. · · 动心忍性/此先汉 · · 兴隆也

C. · 天下笑/故不 · 苟得也

D.岂 · 伶人也哉/予 · 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4)围绕"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话题,【甲】文提出了"   "的观点,而【乙】文中的"     "也印证了【甲】文中的这个观点。

(5)【乙】文中哪句话阐明了要防微杜渐的道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选手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

【乙】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动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乏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 ,有高世之心,故假节 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 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选自《乐毅报燕王书》)

【注释】①错:通"措",施行。②节:符节。古代使者出使时用作凭证。③擢(zhuó):提拔。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遂 · 先帝以驱驰

潭中鱼可百 · 头(《小石潭记》)

B、受任 · 败军之际

皆以美 · 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C、臣 · 贤圣之君

· 之,欣然规往(《桃花源记》)

D、而以身 · 察于燕

所识穷乏者 · 我与(《鱼我所欲也》)

(2)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

(3)【甲】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甲】文中的"先帝"与【乙】文中的"先王"在对待人才的态度上有何相同之处?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 ,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 常稔之田 千亩,号日"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初公之未显贵也,尝有志于是 矣,而力未逮 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 ,后世子孙修其业 ,承其志,如公之存也。 虽位充 禄厚, 而贫终其身 之日身无 以为 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其世云。

(节选自《古文观止》之《义田记》,作者钱公辅)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伸淹,卒谥文正。②负郭:靠近城郭。③常稔(rěn)之田:常熟之田、良田。④是:指"养济群族之人"。⑤逮:及。⑥殁(mò):死。⑦修其业:指主持义田之事。修,遵循。⑧充:本意是实,满,充足。这里引申为"高"的意思。⑨敛:为死者易衣为小敛,死者入棺为大敛。敛,与"殓"同。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 · 物喜,不以己悲。(因,因为)

B.予尝 · 古仁人之心(请求)

C. · 施之(全,都)

D. · 而终其志(心愿、志向)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

(3)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

(4)甲、乙两文了范仲淹远大的政治抱负:   (用甲文语句回答)。乙文作者高度赞扬范仲淹并表明本文写作缘由的一句是: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有屋数间,有田数亩,用盆为池,以瓮为牖 ,墙高于肩,室大于斗,布被暖余,藜藿 饱后,气吐胸中,充塞宇宙。笔落人间,辉映琼玖 .人能知止,以退 为茂。 我自不出, 何退之 ?心无妄想,足无妄走,人无妄交,物无妄受。炎炎论之 ,甘处其陋。绰绰言之 ,无出其右。羲轩之书 ,未尝去手。尧舜之谈,未尝离口。谭中和天 ,同乐易友,吟自在诗,饮欢喜酒。

(选自《小窗幽记》)

【注释】①牖(y6u):窗户。②藜藿( líhuò):泛指粗劣的粮食。③琼玖:美玉。④退:隐退。⑤炎炎论之:(如果)以华美而论。⑥绰绰言之:(如果)以旷达面论。⑦羲轩之书:指上古时期的书。⑧谭中和天:谈论的是儒家的中和之道。

(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语。

①谈笑有 鸿 · ·   

②用盆 · ·   

(2)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我自不出,何退之有?

(3)选出下列选项中不能表现陋室之陋的一项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用盆为池,以瓮为牖。

D.墙高于肩,室大于斗。

(4)【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   的节操、志趣;在语言方面,两文文辞精练,多用四字短句,并且   ,读来朗朗上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