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秋水(《庄子》)
秋水时至,①                。泾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②                     ,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补充上文空白处2分①                                     
本文节选自《庄子·秋水》,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   ,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后人把他与老子并称“老庄”。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1)泾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牛马。      辩:      
(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面目:      
(3)东面而视,不见水                      端:          
(4)且夫我尝闻仲尼之闻,                  少:           
下面所列各句中划线的“见”字与“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一句中“见”字意思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

A.儿童相不相识 B.于是入朝威王
C.扁鹊蔡桓公,立有间 D.吾长笑于大方之家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写出从文中脱化出来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         
从庄子“道”的观点看,事物无大小、是非之分,一切都是相对的,但作为寓言故事,我们可以从中受到怎样的启示?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4小题,12分)
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小题。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亲旧知如此 B.两膝相比者
C.亦不详姓字 D.真无马邪

用现代文翻译下面句子。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请简要回答作者“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答:

按照课文意思,解释下面文言文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其欣悦(《送东阳马生序》)
(2)箪瓢屡空,晏如也! 《五柳先生传》
(3)互相轩邈(《与朱元思书》)
(4)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第二部分阅读与理解(共32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8-10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 (选自《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哪一组?()

A.有仙则 B.斯陋室
故虽有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C.是人多以书假余 D.无案牍之

其境过清不而获
翻译下面句子。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刘禹锡、陆游生活情趣高雅,个性鲜明,从文中你可以看出他们各是怎样的人?

陶潜传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亦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素简贵,不私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蓄琴一张,弦徽⑥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琴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二,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晋书·陶潜传》)
注:①吝情:舍不得。②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③晏如:安然。④来:语气助词。⑤羲皇:古帝伏羲。⑥徽:系琴弦的绳子。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为乡邻之所②家贫不能
简贵④拳拳乡里小人邪
选出与“ 亲老家贫”中的“以”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A.因为号焉 B.尝著《五柳先生传》自况
C.其境过清 D.能径寸之木

翻译句子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潜的曾祖父陶侃曾做过大司马,他的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这说明陶潜出身于官宦之家。
B.从陶潜所作的《五柳先生传》的自况来看,他虽爱读书,但是读书不很深入,这也导致他的官位不高。
C.陶潜的最大爱好就是喝酒,但是因为家里穷,不能总有酒喝,他的亲朋故旧有时就置酒招呼他去喝,他去就一定要把酒喝完,并且目的是喝醉。
D.陶潜为人耿直自爱,“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就是很好的体现。

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
之不以其道()右臂支船()
布衣毕昇()凭或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