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设计了研究植物生命活动的实验,如图所示。
 
 (1)首先将一、二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将两个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再从两个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用       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的是      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如果二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石灰水,要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装置必须放在         的环境中。
 (3)在有光照的实验过程中,玻璃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作用,这些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          散失出来的。
蚊子的幼虫孑孓生活在水中,它们的生活是否需要空气呢?我们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试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吗?
 (2)作出假设:。
 (3)实验设计:
 ①取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怀,放入等量清水;
 ②如右图,取20只孑孓放入甲烧杯中,并用一细铁丝网罩住,另取只孑孓放入乙烧杯中;
 ③将甲、乙两烧杯放在适合孑孓生活的同一环境中;
 ④观察甲、乙两烧杯中孑孓的生活情况;
 ⑤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4)实验结果:甲烧杯中的孑孓,乙烧杯中的孑孓。
 (5)得出结论。
细细咀嚼馒头,会觉得有甜味。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而淀粉是无味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它能促进淀粉的消化。为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1)该兴趣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2)应选择号试管置于烧杯中作为①号试管的对照,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3)水浴后,向试管中滴加碘液,号试管不变蓝紫色,原因是。
某小组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时设计的表格,请你完成表格,并回答下列问题:
| 1号瓶 | 
   2号瓶 | 
   3号瓶 | 
   4号瓶 | 
  |
| 处理方法 | 
   10粒种子 不加水  | 
   10粒种子 较多的水  | 
   10粒种子 适量的水  | 
  |
| 室温 | 
   室温 | 
   室温 | 
   低温 | 
  |
| 实验结果 | 
   没有萌发 | 
   萌发 | 
   没有萌发 | 
   没有萌发 | 
  
请补充2号瓶的处理方法。
 1号瓶的种子没有萌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号瓶的种子没有萌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2号瓶在实验中起的是___________作用。
 实验中有___________组对照组。
 某同学提出3号与4号瓶不能作为对照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处理,可以是结果更科学、准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想了解“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和两种环境对照。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并保证变量只有一个,这样设计的实验叫做。
如图是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六粒种子中,号种子可以萌发。
 (2)1号和2号种子对比,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3号与2号种子对比,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5号与2号种子对比,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3)除了上述所描述的环境条件外,种子的萌发还需要满足一些自身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