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表格:
年代 |
唐元和初年 |
北宋治平年间 |
南宋初年 |
元中统四年 |
明朝永乐初年 |
铁年产量 |
207万斤 |
824.1万斤 |
216.2万斤 |
584.4万斤 |
957.5万斤 |
表格能够说明的根本问题是( )
A.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B.中国冶铁业在产量和技术上长期领先
C.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D.中国古代王朝对冶铁业的重视和扶植
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告,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该材料说明
A.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 B.糖类、棉毛织物等行业发展迅速 |
C.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 D.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
具有近代意义的“最惠国待遇”滥觞于17世纪的欧洲。1860年英法通商条约的签订,现代意义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真正诞生,类似条约在欧洲各国的流行,使全球贸易额由此大幅上升。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现代意义的“最惠国待遇”诞生的原因
A.工业革命的扩展 | B.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推动 |
C.世界市场的形成 | 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扶植私人企业 |
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来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
C.认为自由贸易的原则不可侵犯 |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
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
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
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
日本学者林直道在《现代日本经济》中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特点,不是每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简单累加,而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协调经济高积累。”这段材料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是
A.混合市场经济 | B.统制经济体制 |
C.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 D.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