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所著《新全球史》中文版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19世纪下半叶,受进化论和科学分类学的影响,西方史学家倾向于把世界各民族分为不同类型,并孤立考察各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不同名目的‘文明史’在世界史著作中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以后,随着相对论的传播,西方史学家的注意力向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相对性’和‘关联性’转移,体现‘全球互动’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对材料解读表述最准确的是( )
A.西方近代史学发展与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密切相关 |
B.西方近代的史学发展由片面不完善走上全面完善 |
C.在相对论基础上产生的全球史观比原先文明史观科学 |
D.全球史观应该成为当今研究世界历史的唯一科学方法 |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认为:“联邦宪法之所以优越,主要原因在于立法者们……敢于要求人们节制自由,因为他们真诚地不想使自由破灭。”这一立法思想主要体现于
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
B.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民直接选出 |
C.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且实行三权分立 |
D.建立联邦国家,规定不纳税的印第安人无选举权 |
下图为《近代前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曲线图》,该图第二个高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①“变法图存”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准备阶级基础
③实业救国思想产生
④促使了新文化运动产生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A.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
B.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
C.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
下面是依据杜恂诚的《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绘制的1936年中国国内不同商品产值所占比例示意图。它表明
A.中国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
B.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且工业化水平较低 |
C.商品供给因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而扩大 |
D.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粮食产地 |
西汉淮南王刘安在《离骚传》中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若《离骚》者,可以兼之。蝉蜕浊污之中,浮游尘埃之外,嚼然泥而不滓。推此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据此可知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爱情题材的诗歌集中在《诗经·国风》 |
B.《离骚》是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 |
C.屈原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
D.汉赋保留了《离骚》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