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硫酸铜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氧气。请用右图所示装置,测定硫酸铜在加热分解时产生的各物质与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实验测得数据和有关结果如下:
①准确称得无水硫酸铜 2.4 g;
②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态下气体的体积为112 mL;
③干燥管在实验后质量增加1.28 g;
④实验结束时装置B中的NaHSO3溶液变为Na2SO4溶液(不含其他溶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燥管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______ 。
(3)装置E和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数据测出后,首先应计算出的物质是_________,有________mol;并据此计算出SO2为_________mol,SO3为___________mol。
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CuO与NH3反应,研究NH3的某种性质并测定其组成,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仪器b中可选择的试剂为________;
(2)实验室中利用下列各组物质,进行喷泉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Cl2与饱和食盐水 | B.CO2 与40%的NaOH溶液 |
C.NH3与饱和食盐水 | D.HCl与水 |
(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黑色CuO粉末变为红色固体,量气管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上述现象证明NH3具有还原性,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E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完毕,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mg,装置F测得气体的体积为n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用含m、n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I.下面是提纯大理石(主要杂质是氧化铁)的流程图: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Ⅱ中要随时测定pH,在实验室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Fe3+已完全生成Fe(OH)3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滤液B得到晶体B,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II.某化学小组在实验中用浓硝酸和铜反应制取二氧化氮并探究二氧化氮是否能支持木炭的燃烧,其实验装置图如下:
(1)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装置C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装置D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二氧化氮和碳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量比为2:1的无毒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1-丁醇、溴化钠和较浓H2SO4混合物为原料,在实验室制备1-溴丁烷,并检验反应的部分副产物。(已知:NaCl+H2SO4(浓)=NaHSO4+HCl↑)现设计如下装置,其中夹持仪器、加热仪器及冷却水管没有画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D的名称是。
(2)关闭a和b、接通竖直冷凝管的冷凝水,给A加热30分钟,制备1-溴丁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理论上,上述反应的生成物还可能有:丁醚、1-丁烯、溴化氢等。熄灭A处酒精灯,在竖直冷凝管上方塞上塞子,打开a,利用余热继续反应直至冷却,通过B、C装置检验部分副产物。B、C中应盛放的试剂分别是、。
(4)在实验过程中,发现A中液体由无色逐渐变成黑色,该黑色物质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在竖直冷凝管的上端连接一个内装吸收剂碱石灰的干燥管,以免污染空气。
(5)相关有机物的数据如下:
物质 |
熔点/0C |
沸点/0C |
1-丁醇 |
-89.5 |
117.3 |
1-溴丁烷 |
-112.4 |
101.6 |
丁醚 |
-95.3 |
142.4 |
1-丁烯 |
-185.3 |
-6.5 |
为了进一步精制1-溴丁烷,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待烧瓶冷却后,拔去竖直的冷凝管,塞上带温度计的橡皮塞,关闭a,打开b,接通冷凝管的冷凝水,使冷水从(填c或d)处流入,迅速升高温度至℃,收集所得馏分。
(6)若实验中所取1-丁醇、NaBr分别为7.4 g、13.0 g,蒸出的粗产物经洗涤、干燥后再次蒸馏得到9.6 g 1-溴丁烷,则1-溴丁烷的产率是。
某小组同学将一定浓度NaHCO3溶液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生成了沉淀.甲同学认为沉淀是CuCO3;乙同学认为沉淀是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设计实验测定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
(1)按照甲同学的观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乙同学认为有Cu(OH)2生成的理论依据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两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
①组装好仪器后如何检查气密性
在研究沉淀物组成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具体操作依次为,洗涤,干燥;
②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③实验过程中有以下操作步骤:
a.关闭K1,K3,打开K2,K4,充分反应
b.打开K1,K4,关闭K2,K3,通入过量空气
c.打开K1,K3,关闭K2,K4,通入过量空气.
正确的顺序是(填选项序号,下同);
若未进行步骤将使测量结果偏低;
④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 g,装置D的质量增加了n g,则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
实验室可以用乙醇和浓硫酸在170 ℃制乙烯,化学反应原理:CH3CH2OHCH2=CH2↑+H2O,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其副产物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和实验目标选择下列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每种装置都有若干个):
(1)验证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反应副产物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①选择必要装置连接顺序:a→→f→g→e→d→b(填接口序号);
②确认混合气体中有二氧化碳存在的实验依据是
(2)若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为A→E→C→D,
①D中的反应现象为
②分离1,2-二溴乙烷的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有同学建议在A、E之间增加G装置,其作用是
(3)阅读资料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乙烯生成二氧化碳”。请你设计方案验证资料真实性:
①装置的连接顺序:A→_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
②能证明上述资料符合事实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探究乙烯与溴水的反应是取代反应还是加成反应,该同学进行如下实验:①测定D瓶中溴水的pH; ②将纯净的乙烯通入D至溶液完全退色;③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