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一个统一的强大的欧洲一直是欧洲各国的梦想,历史上欧洲曾出现过多次的统一和联合,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l)图一、图二显示丁欧洲历史上的两次“统一”,但这两次“统一”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客观上促使欧洲出现第一次“统一”的人物是谁?
(2)欧洲两次“统一”的进步意义分别是什么?
(3)民主富强是国家永恒的奋斗目标。图一、图二反映出欧洲各国在追求民主富强的过程中采取的不同方式,这两种方式也导致了不同的后果。我们从中获得的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1)今天的山东素有“孔孟礼仪之乡”的美誉,儒家思想的长期熏陶是这一美誉得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2)今天的四川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主要得益于李冰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
(3)今天的江浙一带被称为“鱼米之乡”, 著名的人类遗址是半坡遗址证实了早在七千年前这里就大量种植水稻。()
(4)今天的人们因景德镇而知江西,因为早在宋代这里就开始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
文献与条约的存在展示着不同时期的人文历史,通过它们让后人感受到缤纷多彩的过往。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争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歌谣便于我们记忆的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2)请列出17——19世纪英、法、美三国制定的文件各一部。
(3)请列出20世纪列强签署的有损失于中国主权的条约或文献。(三例即可,3分)
(4)通过上述文献或条约的学习,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在与外界的碰撞与交流中前行。中国也毫无例外的与世界上很多国家曾经发生过上述情况。
(1)请写出历史上中国与英国斗争或合作的重大历史事件四例。
(2)从上述史实中你获得怎样的感悟?
如图,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示一两大集团的对峙图示二臭名昭著的“轴心” 图示三“铁幕”已经拉下
(1)图示一反映的是哪场战争前剑拔弩张的气氛?“两大集团”的名称是什么?
(2)图示二反映了哪种反动势力的猖獗?
(3)图示三反映了怎样的世界格局?铁幕两侧的对峙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三幅图示反映了大国结盟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威胁,而今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还有哪些?请举出两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对危机,德国、日本走上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通过战争转嫁危机。
材料二:当今世界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材料三: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于2009年4月2日落下帷幕。与会领导人就国际货币组织(IMF)增资和加强金融监管等全球携手应对金融经济危机议题达成多项共识。
(1))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出的处理经济危机方式分别是什么?材料一“通过战争转嫁危机”中“战争”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一和材料三处理危机的不同方式分别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影响?
(3)材料二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向何种趋势发展?
(4)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有怎样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