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84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被称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转折点”是指(  )

A.正式确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B.正式决定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
C.改革重心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由此拉开帷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明代,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三”甚至“棉九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这种格局的出现说明①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②资本主义萌芽在棉纺织业领域首先出现③松江地区成为产棉的重要地区④农村专业生产区逐渐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0年6月19日瑞典公主大婚,皇室送给各国要人的尊贵国礼是来自中国唐山的陶瓷制品。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制瓷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向瓷的过渡阶段
B.宋代民窑超过官窑,处于瓷器生产的主导地位
C.宋元以后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D.清朝前期瓷器只能通过广州销往国外

“福”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原意为:“人人有田做,人人有衣穿。”有田就有保障,有保障就是福。下列政策或措施中,充分满足了农民土地要求的是()

A.井田制度 B.《天朝田亩制度》
C.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D.中共井冈山时期的土地政策

有美国学者认为,世界政治格局“现在是,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是一个1+X的世界”。对“1+X”中“X”的分析理解错误的是()

A.是一个常数 B.目前尚不能确定X的值
C.是一个动态的数值 D.数值不会很大,有一个大致范围

下图为1947年法国共产党人针对马歇尔计划张贴的一张宣传画,其所表明思想是“有偏袒的援助会使欧洲分裂”。其所说的欧洲分裂应是(  )

A.由于援助数额的差别,会造成受援助国之间的矛盾
B.扶植和控制西欧,使之与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对抗
C.制造英法矛盾,以便美国操纵控制欧洲
D.通过援助一些国家的反政府力量,制造国家分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