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中国事件》一文中说:“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该文中所说的“事件”是指( )
| A.太平天国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 C.辛亥革命 | D.五四运动 |
大学的校训不仅代表着一个大学的风格,也呈现出它的办学理念。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关于它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重视传统,尤其是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人文理性的传统 |
| B.强调追求真理是最高的原则 |
| C.保证了哈佛能够继往开来、传承创造、不断地推陈出新 |
| D.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哈佛大学杰出的代表人物 |
最早从理论上提出、最早从理论上否定、最早在实践上开创、最早在实践上完成否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分别是( )
①韩非子②秦始皇③黄宗羲 ④康有为⑤孙中山⑥毛泽东
| A.①③②⑤ | B.①④②⑤ | C.①③⑤⑥ | D.①③②⑥ |
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因此,在中国封建制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义,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开始对这种看法提出质疑的是( )
| A.董仲舒 | B.朱熹 | C.黄宗羲 | D.王阳明 |
“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家宝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
|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 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
|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
“和”是儒家在探究“天下”、“人人”、“人我”关系中总结出来的处世智慧。其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
①仁者
,爱人 ②贵贱有序,长幼有礼 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⑤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A.①②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