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1890—1933城市人口(以百万计)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统计表,依据此表分析最准确的是
国家 |
1890 |
1900 |
1910 |
1920 |
19 33 |
英国 |
11.2 (29.9%) |
13.5 (32.8%) |
15.3 (34.9%) |
16.6 (37.3%) |
18.7 (39.2%) |
美国 |
9.6 (15.3%) |
14.2 (18.7%) |
20.3 (22.0%) |
27.4 (25.9) |
45.1 (32.8%) |
德国 |
5.6 (11.3%) |
8.7 (15.5%) |
12.9 (20.O%) |
15.3 (35.7%) |
20.7 (30.2%) |
俄国 |
4.3 (3.6%) |
6.6 (4.8%) |
10.2 (6.4%) |
4.0 (3.1%) |
36.5 (20.2%) |
A.1890—1933年英国工业生产能力逐渐落后于美国和德国
B.1910---1933年城市人口数量对比证明美国国力领先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导致1890—1917年俄国城市人口减少的因素
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美国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呈持续上升趋势
某校高一(3)班的学生准备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为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确定了研究的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主题与材料对应正确的是()
A.中苏外交关系的建立——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
B.中美外交关系正式建立——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
C.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
D.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1971年7月,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尼克松后来回忆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钟,“但却成了20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这主要是因为()
A.继日本之后,美国也结束了对中国的敌对态度 |
B.它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并影响世界格局的调整 |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影响到中美关系的改善 |
D.不同意识形态的两个大国外交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
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 |
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最根本的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B.中国政府的积极争取 |
C.英国、葡萄牙的衰落 |
D.中国改革开放及国力的增强 |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不同,原因之一是()
A.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 |
B.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 |
C.二月革命以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中国大城市反动势力异常强大 |
D.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