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 16分)一定温度下,将3 molA气体和1 molB气体通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请填写下列空白:
(1)若容器体积固定为 2 L,反应1 min 时测得剩余1.8 mol A,C的浓度为0.4 mol/L。
①1 min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                  ______;x为________。
②若反应经2 min达到平衡,平衡时C的浓度________0.8  mol/L(填“大于”、“等于”、“小于”)
③平衡混合物中,C的体积分数为22%,则A的转化率是____           ____。
④改变起始物质加入的量,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原平衡相等,起始加入的三种物质的量n(A)、n(B)、n(C)之间应满足的关系式:______                                ______。
(2)若维持容器压强不变
①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________22%,(填“大于”、“等于”、“小于”);
②改变起始物质加入的量,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是原平衡的2 倍,则应加入________mol A气体和 ________mol B气体。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关于物质的溶解性的判断时有一个很好的理论:相似相溶原理,也就是说极性分子形成的物质易溶于极性分子所形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形成的物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所形成的溶剂。例如Br2、I2易溶于有机溶剂却难于水,请根据这个理论推测一下HBr在水和CCl4中的溶解情况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D、E、F、G、H八种物质间存在着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关系,其中A、B为单质,相对分子质量A大于B;E在通常状况下为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为一种氯化物,与碱石灰共热可制取C;G中含A元素35%。

完成下列问题:
(1)用化学式表示各物质。
(2)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常温下,有一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l2、HCl、NO、O2、CO2、N2、H2、NH3中的两种或多种组成,取此混合气体200 mL进行实验如下:
(1)将此气体通过浓硫酸,体积减少40 mL;
(2)剩余气体通过足量过氧化钠固体,体积又减少40 mL;
(3)剩余气体仍为无色,引燃后冷却至常温,体积又减少105 mL;
(4)最后剩余气体为15 mL,经分析知道其中氧气占1/3。则原混合气体中一定不含________;一定含________,其体积分别是_________。

各取一定量的NaHCO3和NH4HCO3分别加热到300 ℃使之完全分解,在该温度和压强下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之比是1∶6,则原来NaHCO3和NH4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

在标准状况下,把一个装有氨气的集气瓶通过带活塞的玻璃管,倒立于有足量水的水槽中作喷泉实验。水喷入烧瓶,形成了氨水溶液,因此烧瓶中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