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马致远的《汉宫秋》以西汉元帝时昭君出塞的故事为题材,描绘了元帝时国势衰弱,匈奴兵犯境,满朝文武束手无策,昭君被迫出塞和亲,行至汉匈交界的黑江,投江自杀。这说明
| A.文学艺术一定程度体现社会思想 |
| B.元曲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
|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
| D.元曲的兴起促进了封建社会瓦解 |
19世纪30—70年代出现了一种建筑创作潮流。它“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在建筑上则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文中的“它”是指
| A.古典主义 | B.浪漫主义 |
| C.现实主义 | D.现代主义 |
2005年,美国纽约州开始将中国农历的大年初一定为全州的法定节日。与此同时,“中国式”圣诞节也在中国悄然兴起,与之相关的生意非常红火。对这一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
| A.美中两国相互进行文化渗透 |
| B.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
| C.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日趋广泛 |
| D.中国人崇洋的思想日益严重 |
1947年3月,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明确宣布:“援助那些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御少数武装力量或者外部压力试图强加给他们的征服。”这一演说
| A.意味着两级格局最终形成 |
| B.有利于维护地区之间的和平 |
| C.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
| D.反映了美国的全球扩张政策 |
“他们的基本政治倾向是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主张一切制度和观念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文中的“他们”生活在
| A.中世纪时期 | B.文艺复兴时期 |
| C.宗教改革时期 | D.启蒙运动时期 |
1834年,英国发生了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那就是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垄断特权被取消。其取消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
| B.英国不再对华进行经济侵略 |
| C.受到自由贸易思想的影响 |
| D.资本输出成为主要侵略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