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中国掀起爱因斯坦热。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向爱因斯坦发出讲学邀请,并得到其应允。虽其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等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爱因斯坦热在中国兴起的原因有:( )
①相对论弥补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不足
②相对论为人们认识微观世界打开了窗口
③进步人士借科学知识与精神来启迪民智
④进步人士认识到科技在工业化中的作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④提倡学习西方的教育模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D ①④
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而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表明当时孙中山
①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反动统治,重建汉族政权
②明确反对当时流行的种族复仇思想
③认为推翻清朝反动统治具有双重意义
④坚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立场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李白曾在一首诗里对某一书法作品称赞道:“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李白最有可能赞扬的是
有学者曾说:“最早点燃了那征服星空的火焰的中国人,没能成为最早飞向宇宙的人……纸和印刷术这种不可估量的通讯传播手段,传到欧洲仅仅几百年就摧毁了那里的封建堡垒……”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遭遇表明
A 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B 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
C 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D 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
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最有可能是
A 《孔子改制考》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