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古代统治者为有效应对水患和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被迫采取严格的指令性社会管理方式,并以儒家、法家等学说作为意识形态,来论证这种社会管理的合理性,以强化指令性管理。这种“指令性管理”是指(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中央集权制 D.三省六部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反映出西方社会思想文化发展趋势是

事件
意义
地理大发现
视野开阔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思想
宗教改革
否定教会权威
启蒙运动
理性精神质疑宗教
达尔文进化论
神学受到严厉考验
现代科学及教育发展
教会影响力减低


A.由理性主义到人文主义B.社会思想呈现宗教化趋势
C.社会思想呈现世俗化趋势 D.由人本主义到神本主义

189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诗人吉卜林在《白人的负担》一诗中写道:承担起自人的负担,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弟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奴隶(殖民地)的需要。这表明吉卜林

A.反对种族歧视的政策 B.认为欧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
C.鼓励欧洲的殖民扩张 D.认为欧洲应该学习殖民地文化

1953年底,美国情报部门一封电报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日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

A.中国提出“一边倒”外交战略 B.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缓和了与美国的外交关系 D.中国和日本建立了外交关系

下图是一份询问笔录,该询问笔录产生的背景是

A.清政府对民族工商业进行打压 B.民国官僚资本压制工商业发展
C.“一五”计划忽视了轻工业发展 D.计划经济实施及极左思潮泛滥

大公报是迄今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1927年1月6日《大公报》在社评中说:“中国有赤化问题之发生,中国之耻也。”由此可知当时

A.《大公报》有较浓重的反共色彩 B.国共第一次合作得到广泛支持
C.《大公报》反对国民大革命运动 D.国共第一次合作已经彻底破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