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
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 )
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 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 |
C.商业经营观念落后 | D.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 |
最近,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牵动各方神经。早在2011年10月,联合国安理会就欧盟国家要求对叙利亚采取制裁措施草案进行表决,印度等4国投弃权票,美国等9个国家赞成,但因俄罗斯和中国投反对票而未能通过。就国际格局而言,上述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中俄形成了结伴而不结盟的国家关系 | B.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外交态度 |
C.当今世界政治力量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 D.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失败 |
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它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 | 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 |
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 |
读下表可以得出
战争 |
朝鲜战争 (1950—1953年) |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 |
伊拉克战争 (2003年) |
西欧 (法国) |
参加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 |
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 |
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 |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B.苏联对西欧的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大的后盾
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
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
这是一场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也以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这也是在“冷战”背景下的一场实际战争。由于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而非和平协议,因此从理论上来讲,这场战争尚未结束。这场战争是
A.朝鲜战争 | B.柏林危机 | C.古巴导弹危机 | D.海湾战争 |
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大师莱希特1948年的名剧《巴黎公社的日子》以巴黎公社为历史背景。该剧主题并非正面讴歌巴黎公社精神,而是冷静地回望,是对历史的反思:假如公社的领导者作出若干的决断,假如国际形势有着微妙的不同,假如起义的爆发提前或后延若干时间,都有可能形成完全不同的结果。但决定这些“假如”都不可能出现的客观原因是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
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舞台,成为的主力军 |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
D.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没有成熟到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