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置开远门,亘地万余里。
——《开元纪事》
材料二 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同时还加强对西藏、台湾的管辖。
材料三 平定大小和卓之乱是清朝统一中国战争的最后一役,使天山南路复入中国版图。此役之后,清代中国疆域的正西端延至帕米尔以西的喷赤河流域,版图臻于极盛。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哪一盛世局面的出现有关? 结合所学知识,从“选人用人”角度分析当时出现繁荣局面的原因。(2分)
(2)材料二中行省制度的确立有何意义? 当时还设立了哪个机构加强对西藏的有效管辖?(2分)
(3)材料三中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清朝皇帝是谁? 除此之外,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清政府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分)
他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同时也是中国皇帝制度创立者,使中国进入了汉民族中央集权帝制时代的人。他也使中国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局面,为其后各朝代谋求统一奠定了基础。但自古以来,秦始皇一直是一个倍受争议的人物。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为什么“自古以来,秦始皇一直是一个倍受争议的人物。”?(温馨提示:可从功、过两方面来回答)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 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材料二:见下图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周天子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些人?
(2)国君(即诸侯)拥有什么权利?他们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公孙鞅(即商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置礼。”
材料二: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射死在楚王的墓前;商鞅在秦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处以极刑。
请回答:
(1)联系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商鞅变法。
(2)你如何理解商鞅的个人命运与秦国的国家前途问题?
(3)材料二反映的现象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阅读以下材料:
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有向天子纳贡、随从作战、定期朝见的义务……
请回答:
(1)这种制度是什么制度,实施的目的是什么?
(2)这种制度的实施,西周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暴虐无道,还把自己比作太阳,人们对他恨之入骨,诅咒他说:“你这个可恨的太阳啊,什么时候才能熄灭,我愿意和你一起灭亡。”
材料二:商朝最后一个国王荒淫无道设酒池肉林,过着花天酒地得生活:为残酷镇压人民反抗,发明了炮烙之刑,使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材料三:西周后期,周厉王封锁山林川泽,不让人们打柴和渔猎,还派人严密监视贫民的言论,谁有不满就杀谁,致使人们在路上不敢交谈,只能相互交换眼色,史称“道路以目”。
(1)请归纳这三位君主有哪些共同之处?
(2)如果是他们的当朝大臣,你会给他们一句什么忠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