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物体的________。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______个。
(3)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失水之后的细胞,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膜是否与细胞壁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明,此时应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4)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_    __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_   __。
(5)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

科学家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填标号)。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填标号),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D图中的________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探究熊果酸对鼻咽癌细胞细胞周期的作用,研究人员做了以下实验:
①用胰蛋白酶消化鼻咽癌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和细胞外其他成分,获得 悬浮液;
②在细胞悬浮液中加入40 μmol·L-1的熊果酸和适量的细胞培养液;
③置于37 ℃、95%空气加5% 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保温培养;
④检测与处理:分别在12 h、24 h、48 h、72 h时取样,用流式细胞检测仪检测鼻咽癌细胞周期的改变,记录和处理数据,得到结果(见表格)。

时间(h)
G1期细胞比例(%)
G2和M期细胞比例(%)
S期细胞比例(%)
12
68
21
11
24
72
20
8
48
79
15
6
72
85
10
5

请分析回答:
(1)完成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2)将上述实验结果用柱形图表达。
(3)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的G1期时,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4)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常作为农业科研的重要材料。下图1表示玉米细胞的某一生理状态,图2表示光照强度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生理状态 (填“能”或“不能”)在图2曲线中找到对应点,若玉米长期处于图1所示的生理状态则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
(2)图2中c点之前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c点以后环境中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3)若玉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图2表示该植物处于25 ℃环境中,则将温度提高到30 ℃时,b点将 ,d点将


某研究者用抗原(A)分别免疫3只同种小鼠(X、Y和Z),每只小鼠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测定各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能检测出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结果如下图所示。

若要制备杂交瘤细胞,需取免疫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0条),并将该细胞与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为60条)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再加入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经筛选培养及抗体检测,得到不断分泌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融合所需的B淋巴细胞时,所用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需达到16000以上,则小鼠最少需要经过 次免疫后才能有符合要求的。达到要求的X、Y、Z这3只免疫小鼠中,最适合用于制备B淋巴细胞的是 小鼠,理由是
(2)细胞融合实验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廇细胞外,可能还有 ,体系中出现多种类型细胞的原因是
(3)杂交瘤细胞中有 个细胞核,染色体数目最多是 条。
(4)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经过多次传代培养后都不能存活,原因是


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葡萄糖苷酶可将分解成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 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成分见下表):


酵母膏
无机盐
淀粉
纤维素粉
琼脂
CR溶液

培养基甲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培养基乙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图1表示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矿质离子的示意图,图2表示某生物膜的部分结构,图中A、B、C、D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
(1)图1中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请你说出判断的理由(至少两种)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图1中的矿质离子在土壤中含量过高,会导致植物死亡,请你分析植物死亡的原因: __________。
(3)若图2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________(填写字母)比正常细胞少,可以表示细胞吸收O2和排出CO2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
(4)某哺乳动物的一种成熟细胞除细胞膜外,不具其他膜结构。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在一定O2浓度范围内,K进入该细胞的速度与O2浓度关系的是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