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茶树喜温喜湿,适宜生长环境:年平均温度在18~25℃;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光照适中。
材料二:下图为云南和贵州两省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1)近年浙、闽等茶产业大省茶树种植面积逐渐萎缩并向我国西南地区转移。试分析云南和贵州两省承接“东茶西移”的优势自然条件。(5分)
(2)简述近年来云南省航空运输业大力发展的原因。(5分)
(3)云南、贵州两省是我国西电东送南部通道的主要地区之一,分析评价两省水电工业发展的条件。 (7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个城市中,提供职能最少的是,服务范围最大的是,理由是。
(2)在我国的A、B、C三类城市中,数目最多的是,彼此之间距离最大的是。
(3)若C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且在我国数目最少,那么这个城市是。
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第一阶段人口增长的主要特征是: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自然增长率,且波动较大,人口增长处于状态。
(2)人口低速增长阶段为图中的第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的特征是:人口进一步下降,和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自然增长率很低。目前、
和法国等欧洲发达国家已进入这个阶段。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沿海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简述海港选址在P地而不在Q地的原因。
(2)该城市在规划中A、B、C、D为预留地。现在该市决定在上述四地中建设一化工小区,
你认为选择什么地点适合,并说明理由。
(3)造成图中局部地区等地租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因素是什么?
(4)据史料记载该城市早期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沿河地区,请推测早期的城市形态。
右图为我国中部某城市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企业是厂,从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上看,该工业属于指向型工业。试分析回答该工业在此处布局的区位优势。
(2)图中乙处为服装、食品、自行车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选择填空)
A.接近原料产地 | B.接近消费市场 | C.运输便利 | D.科技发达 |
(3)该城市计划在丙处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简述在此处兴建电子工业园区的主要依据。
图甲和图乙是根据德国人杜能于1862年提出的农业区位理论模式绘制的“某城市郊区布局示意图”,分析后回答问题:
(1)在城市T1发展到T2的过程中,由于逐渐扩大和不断增多等原因,导致农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这有力地说明了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的影响。
(2)假如该城市位于东北三江平原,发展种植业将受到哪些自然条件的限制?(从地形因素和气候条件两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