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吞噬细胞加工、处理、传递抗原的过程。(注:数字代表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如果能够在溶酶体作用下彻底分解清除,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
| B.图中吞噬细胞和T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 |
| C.吞噬细胞将加工、处理后的抗原传递给T细胞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一种 |
| D.MHC-Ⅱ与吞噬溶酶体中的抗原形成 MHC-Ⅱ抗原复合物,该复合物最终移动到细胞膜的表面,被T细胞识别,启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
下列各项中,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
①DNA的复制②RNA的复制③转录④翻译⑤逆转录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④⑤ | C.①②③⑤ | D.①③④⑤ |
下列叙述中不是RNA功能的是
| A.作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
| B.作为某些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
| C.催化某些代谢反应 |
| D.作为基因表达的媒介 |
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环境因子不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 |
| B.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基因型一定都相同 |
| C.黄曲霉毒素致癌是表现型 |
| D.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是表现型 |
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其原理是低温抑制了
| A.纺锤体形成 | B.染色体加倍 | C.着丝点分裂 | D.DNA复制 |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某昆虫的体色黑色(B)对灰色(b)为显性。生活在某一个区域内的该昆虫种群,原来B与b的基因频率各为50%,后来该区域煤烟污染严重,若干年后发现B的基因频率为90%,b的基因频率为10%。由此可推断出
A.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B.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C.该种群产生了新物种
D.该种群产生了生殖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