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配制成稀硫酸,并与锌粒反应制取氢气。
(1)查阅资料。
20℃时不同质量分数硫酸的密度(g/mL)
质量 分数 |
0% (纯水) |
1% |
4% |
10% |
16% |
24% |
32% |
36% |
44% |
49% |
60% |
98% |
密度 |
1.00 |
1.01 |
1.02 |
1.07 |
1.11 |
1.17 |
1.24 |
1.27 |
1.34 |
1.39 |
1.50 |
1.84 |
分析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写2条)
① ;② ;
(2)计算。
配制200g24.5%的稀硫酸,需 g98%浓硫酸和 g水。实际操作时,取98%浓硫酸 mL(精确到1mL);
(3)配制稀硫酸。分别用量筒量取所需水和浓硫酸,先将 倒入烧杯中,然后 ;若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会使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不影响)
(1)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①2个氢原子 ;②3个亚铁离子 ;④地壳里含量最多的元素;
③2个氢氧根离子;⑤ 三氧化硫中硫元素显+6价 。
(2)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填空。
①碳在过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反应属于(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电解水,反应基本类型是(填“化合”或“ 分解”)反应。
③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A~F分别是氢气、氧气、氮气、一氧化碳、水、甲烷六种物质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C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1。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C与D分别在B中燃烧均能生成F,在一定条件下,A和D反应能生成C和F。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为__________,D为_________,F为_________。
(3)根据以上的推断,请写出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与B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与B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
已知A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向100 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表数据中选择,25℃时,A物质的溶解度应不低于。
(2)在溶液①~⑤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
(3)溶液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计算最终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A物质与下列物质混合(两者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能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碳酸钙 b.食盐 c.铁粉 d.硝酸钾
微观示意图有助于我们认识化学物质和理解化学反应。
甲是一种比较清洁的燃料,已知甲和乙能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 |
微观 示意图 |
![]() |
![]() |
![]() |
![]() |
(1)甲、乙、丙、丁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
(2)甲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变化的是 (填序号)。
A.原子种类 B.原子数目
C.分子数目 D.元素种类
(4)该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
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结合表中内容回答问题。
(1)12号元素镁的元素符号为。
(2)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从原子结构分析,下列元素化学性质与氟相似的是(填序号)。
(3)某种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该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4)小红取一瓶氢气和一瓶氯气进行实验。首先将氢气和氯气按右图所示装置放置,抽掉玻璃片,过一会观察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然后点燃一段镁条,靠近集气瓶,氢气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爆炸,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