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l842年,“他”同清政府签订了一份不平等的条约,这份条约既有割地,也有赔款,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
材料二:“他”位于北京西郊,历时l50多年的修建,成为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把大火,让无数的炎黄子孙为他哭泣。
材料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有一个国家趁机来到中国,北方那么多的大好河山开始沦丧。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他”指什么?是谁犯下的滔天罪行?
(2)材料三中的“一个国家”指哪个国家?这个国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获得了什么样的最大利益?
(3)三则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
如图,(11分)
(1)“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这首诗中的“东海”指哪个国家?试举出两种“道艺”。
(2)郑和下西洋目的为何?最远到达什么地区?
(3)玄奘西行发生在唐朝哪位皇帝执政时?去哪个国家?后来这个事件成为哪个文学名著的蓝本?
材料一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一选自毛泽东《沁园春·雪》
材料二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一一南宋.陆游《示儿》
(1)《沁园春·雪》中提到的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三位帝王的名字分别叫什么?
(2)《沁园春·雪》中三位帝王相同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3)《示儿》中的“王师北定中原'’是要推翻女真族建立的什么政权?南宋“北定中原”的代表人物是谁?
当今世界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如图是罗斯福、丘吉尔及斯大林参加某次会议的照片
材料图片与二战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有关?这次会议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它奠定了哪一时期国际格局形成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