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推动了欧美向近代社会转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过国会准许……皆为非法”
——《世界通史资料选择·近代部分》
材料二 “在美洲大陆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     
——摘自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死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英国哪一部法律文件?此文件奠定了英国什么政治体制的基础?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是指何国?这一大国的出现开始于哪一场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请写出宣告“这个国家出现”的法律文件名称。
(3)材料三的内容源于法国的什么文献?这部文献是什么机构制定的?它所提出的政治主张与当时欧洲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有关?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报刊——历史的记忆。《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速度......灵魂。”——l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l979年1月1日社论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一五”计划的实施产生了怎样积极的影响?(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存在什么问题?由此在全国展开了什么运动?(2分)
(3)材料三中“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要实现国家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3分)

阅读材料
材料一:诏书规定: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权,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第二,……
材料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

请回答:
(1) 结合材料一,此诏书反映的是哪次改革?这次改革在政治上实行的措施有哪些?
(2) 材料一的事件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3) 材料二图中等级制度的形成与哪次改革有关?这次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用一句话形容此制度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

材料二:人类文明经历了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往,但和平交往并非是人类相处的唯一方式……
材料三:

请回答:
(1) 图一中的文明都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其中在非洲产生的文明是哪一个?(填序号)请写出②③两处的文明代表。(各一例)
(2) 依据材料二,你认为“人类相处”还有什么方式?请列举两例。
(3) 材料三图片分别于什么宗教有关?这三大宗教中,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是哪个宗教?发展成中古时代欧洲主导思想的又是哪个宗教?

近年,反映封建帝王的电视剧热播荧屏。请结合下列影视剧海报,回答相关问题:

(1)以上电视剧反映的帝王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只写编号)
①蒙古族的是:②满族的是:③汉族的是:
(2)元朝为对其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3)清朝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西藏的管辖?
(4)综上所述和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加强边疆管理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不同历史时期显现不同的特点。
【图表梳理】《古代中外交流情况表》

历史时期
对外交往状态
对外交往史实
交往道路
典型事例
汉朝
对外开放
陆路为主
丝绸之路
唐朝
海陆并举
1.玄奘西行印度
2.
宋、元、明前期
海路为主
1.海上“陶瓷之路”
2.元朝:意大利商人来华
3.明朝:郑和七下西洋
明中后期、清
闭关锁国
实行海禁政策,限制海外贸易,只开放唯一通商口岸

(1)在表格中①、②、③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②;③
(2)我国古代对外交往道路发生变化的技术条件是什么?
【史料分析】
材料一: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中外交往出现盛况空前的局面。日本、大食、天竺等国纷纷遣使到唐朝,与唐朝通商的国家达70多个。——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日本书纪》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唐朝对外交往的盛况。
【观点思考】
材料二:“郑和之后,再无郑和。”——(近代思想家)梁启超
(4)“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