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
A.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法律 |
B.具有成文法的进步意义 |
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
D.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
位于长江之南、太湖之北的华西村,改革开放后成为“天下第一村”,现在华西集团拥有全资企业40家,控股企业7家,参股企业10家,华西集团已形成铝型材、铜型材、钢材、带管、化工、毛纺六大生产系列,华西村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了产业化,农村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
C.实现了国有企业改革,建立了现代化企业制度 |
D.抓紧对外开放,鼓励出口 |
1958年某领导到江苏视察中稻丰产实验田,他问党委书记:亩产可以打多少?回答说:可以打1万斤。领导说:“1万斤,还能再多吗?你们这里条件好,再搞一搞深翻,还能多打些。”产生这一认识的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生产积极性高 |
B.当时国家领导人对农业的特别重视,提出“以粮为纲” |
C.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有了正确的认识 |
D.人们迫切发展生产力而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 |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最集中体现这一点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 | B.第二次工业革命 |
C.新航路的开辟 | D.大企业的出现 |
近代民族工业是中国社会未曾有过的新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与近代化进程。下列不能论证该观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 B.维新变法运动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民国初期(1912—1919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
A.化工业、皮革业 | B.卷烟业、石油加工业 |
C.钢铁业、汽车业 | D.纺织业、面粉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