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时人(1846年)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材料二 1895-1898年,新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棉纺织厂最多。由于日本棉纱的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纱厂在上海相继设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沪、苏、杭一带的华资纱厂从1898年起就开始亏损,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中%&国教*育^出版~网]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实行扶植民间轻工业、统一货币、关税自主等政策。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年增长率达到8%以上,1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
(1)据材料一,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动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1898年以后纱厂亏损的原因有哪些?
(3)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影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颁布法令,……努力从事农业,耕种和纺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从事工商业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贵族没有军功,不能享受世袭特权;……集中小乡镇为县,设置县令、县丞管理,共三十一个县。……
(1)材料一是商鞅在哪国推行的改革措施?其中最受农民和士兵欢迎的是哪一项措施?对后世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项措施?
【材料二】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
(2)结合材料二,说说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思想?其代表人物是谁?
【材料三】《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秦孝公去世以后,旧贵族挑拨秦惠王以谋反罪逮捕商鞅。商鞅听到消息,立即逃跑。他找到一家小客店准备住宿。小店主不知他是商鞅,对他说:商鞅定下规矩,留住没有凭据的人,店主要受“连坐”的处罚。商鞅不得已,只好回到他的封地。商鞅被捕后,惨遭车裂之刑而死。
(3)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以及你自己的理解,说说如果这个小店主知道了商鞅的真实身份后,他会不会留住商鞅?简单说明理由。(2分。注意:不说明理由,不能得分。)
(4)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射死在楚王的尸体前;商鞅在秦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处以极刑。这些历史事实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启示?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一)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
(1)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产物。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居住图一、图二房屋的原始居民分别是谁?请说明出现这两种不同房屋结构的主要原因。
(二)认识人与自然和谐事例
(2)先秦时期(即秦朝建立以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大自然作斗争,积极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治理水患就是改造自然的重要措施之一。请将远古时期和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治理水患的成功范例各举一例。
(三)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一个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事例。
(4)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近代以来,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仁人志士们为实现强国之梦不断汲取先进思想,不断探索民族复兴之路。根据下列图片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该书体现了作者的什么主张?后来哪一派别实践了这一主张?
(2)材料二是谁的译著?请你推断他是哪一政治派别的代表人物?( 1分)这一派别领导的政治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 分)以其为指导思想的革命具有怎样的历史功绩?
(4)以材料四为主要阵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高举的两面大旗是什么?
(5)材料一至材料四反映出近代前期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试概括这一历程的特点。
(6)上述材料中各阶级的探索结果怎样?给我们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
(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抗日主张?大敌当前,中国共产党奔赴抗日前线,写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名称。
(3)材料三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发出外交邀请信函,有10个国家应邀参加伦敦博览会,这被确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博会。直到今天,世博会已经成为全球规模的盛会。
——引自中广网《回顾1851年英国伦敦首届世博会》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
材料三:工业革命以来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80、1882、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近乎残酷的空气治理法案随之而来,让伦敦走上了铁腕治污的救赎之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分析,英国为何能首先举办世博会?
(2)根据材料二,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