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冬季是雾霾天气高发的季节,其中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雾霾的原因之一。
(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2CO2(g)+N2(g)
①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8molNO和1.20molCO,开始反应至3min时测得CO的转化率为20%,则用N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N2)=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则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p=________________。
③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H_________0,(选填“>”、“=”或“<”)
④在某一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CO发生上述反应,测得正反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已知t2—t1=t3—t2)。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

A.反应在c点未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速率a点小于b点
C.反应物浓度a点大于b点
D.NO的转化率t1—t2=t2—t3
(2)使用甲醇汽油可能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某化工厂用水煤气为原料合成甲醇,恒温条件下,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到达平衡时,测得CO、H2、CH3OH分别为1mol、1mol、1mol,容器的体积为3L,现往容器中继续通人3mol CO,此时v(正)__________ v(逆)(选填‘‘>”、“<’’或“=”),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3)二甲醚也是清洁能源,用合成气在催化剂存在下制备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
2CO(g)+4H2(g)CH3OCH3(g)+H2O(g)
已知一定条件下,该反应中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投料比的变化曲线如图:

①a、b、c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为___________。
②某温度下,将2.0mol CO(g)和4.0mol H2(g)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到达平衡时,改变压强和温度,平衡体系中CH3OCH3(g)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情况如上图所示,关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P3>P2,T3>T2 B.P1>P3,T1>T3    C.P2>P4,T4>T2 D.P1>P4,T2>T3
③在恒容密闭容器里按体积比为1:2充入一氧化碳和氢气,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改变反应的某一个条件后,下列变化能说明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___:
A.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B.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化学平衡常数K值增大
D.反应物的体积百分含量增大
E.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F.氢气的转化率减小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4分)将00C 101KPa条件下的氯化氢(HCl)气体44.8L,通入492mL水中,(已知水的密度为:1.00g/mL),得到密度为1.13g/mL的盐酸(即氯化氢的水溶液)。[
(1)求此盐酸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求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将250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稀释到1000mL。
(1)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2)此时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3)稀释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有CO与CO2的混合气体共33.6 L,其密度为1.7g/L,已知混合气体共有9.03×1023个分子,则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多少?CO与CO2的分子个数比是多少?

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 mol/L的NaCl溶液0.5 L,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步骤
,②,③,④,⑤
(2)所需仪器为:容量瓶 (规格:)、托盘天平、还需要那些实验仪器才能完成该实验,请写出:
(3)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及造成该影响的原因。
①为加速固体溶解,可稍微加热并不断搅拌。在未降至室温时,立即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定容。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原因是:
②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溶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原因是:

根据混合物的特点,分离方法一般有过滤、蒸发、蒸馏……,欲把碘从碘水中分离出来,可在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充分振荡后静置,可观察到现象,能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接着可用方法将两层液体分开,操作时用到的化学仪器叫。四氯化碳萃取碘后,如何分离出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