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DNA 复制的有关图示。A→B→C表示大肠杆菌的 DNA 复制。D→F表示哺乳动物的DNA分子复制片段。图中黑点表示复制起点,“→”表示复制方向,“”表示时间顺序。

(1)若A中含有48 502个碱基对,而子链延伸速度是105个碱基对/分,则此DNA分子复制约需30 s,而实际上只需约16 s,根据A~C图分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哺乳动物的DNA分子展开可达2 m之长,若按A~C图的方式复制,至少8 h,而实际上约6 h左右,根据D~F图分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F图均有以下特点:延伸的子链紧跟着解旋酶,这说明DNA分子复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图与A图,F图与D图相同,C图、F图能被如此准确地复制出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保证DNA复制准确无误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称为_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
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不同处理
蒙古栎

红松
白桦
未分解叶
2.44
5.94
4.79
7.30
半分解叶
7.20
9.42
8.71
5.23

①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_________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________________最为喜好。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蚯蚓的数量和种类,增加整个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

人接触辣椒后,往往产生“热辣辣”或“烫口”的感觉,即把辣椒刺激和热刺激产生的感觉等同起来。在口腔或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中,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受体——香草酸受体,它们能被辣椒素或较高温度刺激激活。请分析回答:
(1)吃辣椒后,辣椒素会与结合,使感受器产生兴奋,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形式传导。当兴奋传至使人产生热痛的感觉,此时如果喝热饮会(加重,减轻)疼痛。
(2)夏季吃辣味火锅时人们会大汗淋漓同时面部发红,原因是在下丘脑参与下汗腺分泌加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以增加。此时人们常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吹低温空调和喝大量冷饮,在低温刺激下人体产生的肾上腺素和激素X增加;大量饮水,激素Y分泌减少。激素X和激素Y的分泌均受下丘脑的调节,下图是下丘脑和垂体示意图,激素X的分泌与下丘脑(A,B)处细胞有关,激素Y的分泌与下丘脑
(A,B)处细胞有关。以上过程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调节的结果。

甲、乙为某种二倍体植物的2个植株,其体细胞中2对同源染色体(Ⅰ和Ⅱ)及相关基因分别见图甲和图乙,其中图乙表示变异情况。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过程均不发生交叉互换。A和B是显性基因,A和a分别控制高茎和矮茎;B和b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

(1)若甲植株进行自交产生的子代为N。N的矮茎红花个体中纯合子占;若N的全部高茎红花植株自由交配,其子代中矮茎白花个体占
(2)乙植株发生了的变异类型是;发生该变异时,基因的碱基
(3)如果乙植株产生配子时,具有同源区段的染色体都可以正常进行联会,该植株产生的配子类型共有种。
(4)为检测某植物体是否含有A基因,首先要在含有A基因的,以此作为探针,与从该植物提取出来的进行

为探究大气CO2浓度上升及紫外线(UV)辐射强度增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人员人工模拟一定量的UV辐射和加倍的CO2浓度处理番茄幼苗,直至果实成熟,测定了番茄株高及光合作用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见下表。请分析回答:

分组及实验处理
株高(cm)
叶绿素含量




·

(mg g- 1

光合速率




·



·

(μmol m- 2 s- 1

15天
30天
45天
15天
30天
45天
A
对照(自然条件)
21.5
35.2
54.5
1.65
2.0
2.0
8.86
B
UV照射
21.1
31.6
48.3
1.5
1.8
1.8
6.52
C
CO2浓度倍增
21.9
38.3
61.2
1.75
2.4
2.45
14.28
D
UV照射和 CO2浓度倍增
21.5
35.9
55.7
1.55
1.95
2.25
9.02

(1)光合作用中,CO2 中与C5(RuBP)结合,形成的C3 还原成三碳糖。这样光能就转化为糖分子中的
(2)据表分析,C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 ,加快了碳反应的速率;另一方面是由于 含量增加,使光反应速率也加快。D组光合速率与对照相比 ,说明CO2浓度倍增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以 UV辐射增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由表可知,CO2浓度倍增可以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有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CO2
与了植物生长素的合成启动有关。要检验此假设,还需要测定A、C组植株中
含量。若检测结果是 ,则支持假设。

研究人员在一些果树种植区,构建了如下图所示“果-草-牧-菌-沼”生态农业模式。请分析回答:

(1)人工构建的“果-草-牧-菌-沼”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包括,沼气池中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果树和牧草可从菌土中获取___________用于生长发育。此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利用。
(2)研究人员调查了生态果园及对照果园中某些昆虫的密度,结果如下表所示。

昆虫种类
害虫
害虫天敌
金纹细蛾幼虫
体内有姬小蜂卵
的百分率(%)
蚜虫
(头/枝)
雌成螨
(头/叶)
小花蝽
(头/枝)
瓢虫
(头/枝)
食蚜盲蝽
(头/枝)
生态果园
39.3
0.34
0.47
0.29
0.33
40~60
对照果园
79.1
2.58
0.15
0.26
0.02
3~6

①在两类果园中调查上表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
②果园中的瓢虫和蚜虫、姬小蜂和金纹细蛾幼虫、小花蝽和瓢虫的关系分别是
(3)从表中结果可知,生态果园的建立提高了________的种群密度,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对提高果品的品质和减少污染有重要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