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这十三个机关,合成一个宰相直辖的办公厅。我们只根据这十三曹名称,便可想见当时政务都要汇集到宰相,而并不归属于皇帝。因为皇帝只有一个笼统的尚书处,只有一个书房。最先的尚书也仅有四人,而宰相府下就有十三个机关。这相府十三曹,比诸皇室尚书的范围大得多,而且此十三曹的权位也很重,也竟俨如后代之专部大臣。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并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朱元璋)在中国传统政治史上,做了一件创古未有的大翻案,即是正式下令废止宰相,改用内阁大学士。照法理讲,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一切最高命令,全由皇帝发布。但这也不是说即由皇帝一人独裁专制。皇帝的命令,因于传统政治习惯之束缚,依然必先经过内阁。照法理论,内阁大学士的身份决非真宰相,但就当时实际情形论,内阁大学士却渐渐变形站到以往传统宰相的地位上去了。但有人若以大学士身份而真正执行宰相职权,那在明代的政治法理上讲是越权的,张居正便吃了这个亏。
——钱穆《国史新论》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内阁权力的局限性,并分析由此造成的影响。(7分)
材料三 英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后,国王统而不治,而首相权力不断增强:一方面表现在对内阁委员会的控制上。重要的常设委员会是由首相亲自主持的,首相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立临时性的委员会。而且只有在内阁委员会主席的同意下,方可将其中的不同意见提交内阁全体讨论,从而削弱了对整个决策的控制和监督。另一方面表现在建立首相自己的智囊团,即建立政策小组。这种非官方的小组只对首相个人负责。可审查超越部门界限的问题,特别是加强对中短期政策问题的研究,并协助首相加强与政党的联系等。实际造成了“全体内阁讨论很少一点的政府工作”的趋势。
(3)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论述英国首相权力不断扩大的具体表现。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就“皇权与相权的关系”谈谈自己的观点。(6分)
(18分)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材料一
松江府 |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
苏州府 |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桑蚕为业” |
嘉兴府 |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
湖州府 |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材料二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三 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6分)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6分)
(3)阅读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6分)
(2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朱熹《行宫便殿奏礼》: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惟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李贽《藏书》: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分.中间千百余年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成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1)据材料一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
材料二 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制在文,其体在各明名分,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2)比较康有为、梁启超对儒学看法的异同。(6分)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康梁如此看待儒学的目的?(6分)
材料三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假使中国的东西仅只同西方化一样便算可贵,则仍不及人家,毫无可贵!中国文化如有可贵,必在其特别之点,必须有特别之点才能见长!宋以后所谓礼教名教者又变本加厉,此亦不能为之曲讳。数千年以来,使吾人不能从种种在上的权威解放出来而得自由,个性不得伸展,社会性亦不得发达,这是我们人生上一个最大的不及西洋之处”。
(3)材料三中梁漱溟先生的观点是运用什么史学方法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 (2分) 根据材料和所学分析评价梁漱溟先生的观点.(8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洋务运动教育变革实践活动统计表
时间 |
内容 |
1862年 |
创办北京同文馆(外语) |
1863年 |
创办广方言馆(外语) |
1866年 |
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军事) |
1867年 |
创办天文算学馆(科技) |
1887年 |
创办天津电报学堂(科技) |
1872—1875年 |
派遣留美学生共120人 |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学堂在教育内容方面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材料二下表是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
上卷:“西 学”诸书 |
算学、重学、电学、声学、汽学、天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 |
中卷:“西政”诸书 |
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 |
——据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
(2)根据材料二,“中卷’ 诸书的翻译出版与上卷相比反映出当时 “西学东渐’有何新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中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满洲朝廷及旧时管制、军制等课,并避讳抬头字样,应由各该书局自行修改。……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中学校以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科目有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
——南京临时政府《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3)根据材料三,指出南京临时政府在教育宗旨和教育内容上的进步性。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近代前期上述教育改革的进步意义。
材料一:同鸦片贸易比起来,奴隶贸易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摧残非洲人的肉体,因为我们的直接利益要求保持他们的生命;我们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没有腐蚀他们的思想,没有扼杀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贸易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不幸的罪人的精神世界以后,还折磨他们的肉体。
——英国蒙哥马利·马丁
材料二:我曾问过上海道台:在他看来,什么才是促进对华贸易的最好办法?他当着英国依赖巴富尔上尉的面立刻回答说:别再向我们运送那么多鸦片,我们就能够购买你们的产品。
——英国蒙哥马利·马丁
材料三:中国人不能同时既购买商品又购买毒品……而增加鸦片贸易是和发展合法贸易不想容的。
——马克思
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外鸦片贸易对中国的危害,并简单评析“鸦片战争也应有‘维护商业’的性质”这一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相互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美国的历程》上册
材料二在工业化以前,英国妇女没有独立的人格,她们在家服从父兄,出嫁依附于丈夫,丈夫既是主宰者又是保护人。所以妇女完全没有财产权、订立契约权和离婚权。……19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自由主义理论的不断成熟,自由主义女权运动不断得到发展……工人妇女接受了工人激进主义关于政权决定产权的理论,把本阶级及自身的屈从地位归咎于政治上的无权。……他们积极投入到争取普选权为中心的宪章运动中去。纽卡斯尔妇女组织了“纽卡斯尔妇女政治同盟”,向全国发出呼吁:“女同胞们:请你们加入我们的行列,巾助我们的父兄与丈夫,使他们和我们都从政治、肉体及精神的奴役中解放出来。”设菲尔德、格拉斯哥、爱丁堡和利兹等地也出现类似组织。这些组织主张不分性别,人人都有选举权,并且把妇女选举权写进宪章。……1928年,英国妇女最终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选举权。
——摘编自潘迎华《19世纪英国的政治民主化与女权运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民主的局限,又是怎样维护民主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化后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