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认为,开口通商“于中国利害参半,未为全失”。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一认识方法的是
| A.“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 |
| B.“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 |
| C.“租界中沉淀的不仅是罪恶,亦有工业文明的积累” |
| D.“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
《蒙娜丽莎》典型地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和人格力量,是一部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品,因为:
| A.达·芬奇成功的运用“圣像图”的画法 |
| B.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 |
| C.达·芬奇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其中 |
| D.它肯定人的价值,颂扬人的力量,表现人性的美 |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朱熹 | B.李贽 | C.陆九渊 | D.黄宗羲 |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 |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
| C.王阳明的“心学” |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荀子、董仲舒 | B.荀子、孟子 |
| C.商鞅、孟子 | D.韩非子、董仲舒 |
下列思想主张不属于老子观点的是:
| A.提出了“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 B.实行仁政 |
| C.主张“无为而治” | D.提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