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每空2分)自然界中的酵母菌种类繁多、分布很广,是人类在发酵中常用的菌种。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酵母菌是___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繁殖时,主要进行________呼吸,其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两种方式以葡萄糖为原料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均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隔1 h分别测定一次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下图所示的坐标图。
①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__________。
②要鉴别发酵罐中是否有酒精产生需用_____________试剂,若有酒精,则发酵罐中液体的颜色变为____________。
③由甲、乙发酵罐中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要提高酒精的产量需_________。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山坡上A、B、C三个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同时还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
植物种类 |
地点A |
地点B |
地点C |
非生物因素 |
地点A |
地点B |
地点C |
草 |
3 |
5 |
9 |
风速 |
低 |
高 |
高 |
蕨类植物 |
7 |
5 |
8 |
距地面1.5米的光强 |
低 |
中 |
高 |
灌木 |
15 |
4 |
2 |
土壤湿度(%) |
48 |
35 |
15 |
松树 |
0 |
2 |
0 |
土壤的有机物(%) |
6.5 |
3.8 |
205 |
落叶树 |
20 |
5 |
0 |
土壤深度(cm) |
>300 |
≈100 |
<15 |
土壤氨量(mg·kg-1) |
9.4 |
4.5 |
2.3 |
(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 。如果分别用甲、乙表示地点B中的两种松树,二者的关系可表示为下列图中的 。
(2)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被彻底烧光,那么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 。
(3)若某一年,在这个山坡上的田鼠大量繁殖,会导致的结果是:草本植物会 ;当田鼠的数量多至以啃食草根为生时,则草本植物会 。
生命活动的调节通常是一种反馈调节机制,比如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激素B是。
(2)人情绪激动时,血液中的激素C的含量将会,这种生理过程的调节方式属于调节。
(3)如果激素B合成量增多,激素A合成量变化趋势是,激素C合成量变化趋势是。
下图为一神经细胞未受刺激时的电荷分布及相关处理。据图回答:
(1)神经细胞在未受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电位表现为。
(2)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则a~b之间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3)取未受操作影响的两相连的神经元,浸泡在任氏液中(可保持神经细胞活性),其中一个神经元是与肌肉纤维联接的运动神经元。据图回答:
①分别刺激A、B、C、G、H五个位置,能引起肌肉纤维收缩的位置有哪几个?
②如果在B、C两点接上灵敏的电流计,刺激A点,电流计指针。
③已知在生物体内刺激A处引起D释放乙酰胆碱,进入E会引起F产生电位变化,使肌肉收缩,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被E中的乙酰胆碱脂酶水解,肌肉又舒张。现向任氏液中加入一种可使乙酰胆碱酯酶失去活性的药物,刺激A点,则肌肉收缩的时间比正常情况下会(增加、不变或减少)。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
下图表示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⑴胰岛A细胞能分泌,影响其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
⑵从反射类型看,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属于②结构位于。
⑶图示激素主要作用于。
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方法步骤
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 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结果预测: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1)根据两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2)根据两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3)根据两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4)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