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识读下图:(共14分)

(1)此图反映的是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
(2)西周实行这种政治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分)
(3)该制度下的诸侯有什么义务?(4分)
(4)该制度的实行有什么作用?(6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东晋的兴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1—3,回答问题。


(1) 图1、图2两人的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什么特点?(4分)
(2)观察图3《唐玄奘西游图》,想想他西行途中可能会遇见哪些困难?
材料:玄奘带回佛经657部,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共翻译出75部1335卷。他把自己西行途中的见闻口述下来,由弟子整理成书,这就是著名的《大唐西域记》。他还曾把《老子》翻译成梵文,介绍到天竺。
(3)根据材料二中的介绍,归纳玄奘的主要贡献。
(4)你从玄奘18年的西游和19年的译经生涯中学到了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封建社会政治、经济中心南移,泉州社会经济.陕逮发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而商业的繁荣则为海上贸易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经济中心南移到哪一地区?(3分)
材料二: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南宋时期,福建泉州成为全国第一大港。元朝初期,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游历泉州,认为泉州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港口之一。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宋朝政府在泉州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
机构是什么?(3分)
材料三:如下图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南宋时期泉州成为“全国第一大港”的原因有哪些?(4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读图说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的“朕”在民族关系方面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历史事件。(3分)
【史实确认】
材料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尊诚信,度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搬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2)材料二在历史上称做什么?(3分)
【比较学习】
(3)通过材料一与材料二的比较,可以看出唐朝、北宋在民族关系的处理方面有何显著不同?(4分)

阅读下列图片与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隋炀帝巡游江都图

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1)大运河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南北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分别是什么?
(2)隋炀帝从洛阳乘龙舟到江都“南巡”,会经过哪几段运河?(写出河段名称)
(3)你是否同意皮日休对开凿大运河的评价,为什么?

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乡愁》
材料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葬我于高山之巅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原台 "国民政府"行政院长于右任《望大陆》 请回答:
(1)材料一、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2)为了顺利推进台湾问题的解决,我国政府确立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2分)
(3)当前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是什么?(2分)你认为当前促进祖国统一的有利条件有哪些?(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