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提纲契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

A.孔子 B.墨子
C.普罗泰格拉 D.亚里士多德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指出:苏联官僚主义的习惯势力,以党的领导干部为主体的特权阶层,对自由交流知识的限制和缺乏激励个人发挥主动性的制度,这一切使它在迎接未来的高技术革命方面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为此

A.斯大林推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B.勃列日涅夫实行新经济体制
C.赫鲁晓夫发起对斯大林个人崇拜批判
D.戈尔巴乔夫推行政治多元化

上世纪70年代初,英国首相希思认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正在刮起狂风”,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不能“听任自己陷于孤立”,否则,“前景的确将是黯淡的”。这说明()

A.西欧一体化步伐加快程度加深
B.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欧日三足鼎力局面
C.两大阵营的对峙对抗局面加剧
D.欧洲经济援助计划积极展开成效显著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苏联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提出了“和平演变”战略。这表明美苏()

A.全面“冷战”的局面正式形成
B.“冷战”的方式有了新的扩展
C.“冷战”已经代替了直接对抗
D.“和平”成为“冷战”的表现

“(它)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

A.克里米亚战争 B.普法战争 C.一战 D.二战

如下图漫画《丢弃领航员》所示,1890年新继位不久的德皇威廉二世,决定革除权倾一世的俾斯麦在帝国政府中的首相职务。对此事件最为合理的评述是()

A.符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精神
B.反映了帝国议会对俾斯麦弹劾的结果
C.表明帝国内部矛盾尖锐政治斗争激烈
D.说明德意志帝国封建君主专制浓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