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学生对Cl2与FeCl2和KSCN混合溶液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 作
现 象

I.A中溶液变红
Ⅱ.稍后,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

(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A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                     
(3)为了探究现象Ⅱ的原因,甲同学进行如下实验.①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存在             .②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KSCN溶液,最终得到红色溶液。甲同学的实验证明产生现象Ⅱ的原因是SCN与Cl2发生了反应.
(4)甲同学猜想SCN可能被Cl2氧化了,他又进行了如下研究.资料显示:SCN的电子式为
①甲同学认为SCN中碳元素没有被氧化,理由是                     
②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此证明SCN 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③通过实验证明了SCN中氮元素转化为NO3,他的实验方案是                      
④若SCN与Cl2反应生成1mol CO2,写出反应离子方程式                              并计算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石蜡油分解制乙烯及乙烯的化学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味精是烹制菜肴时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NO4Na)。谷氨酸钠有鲜味,易溶于水。某品牌味精包装上标注:“谷氨酸钠含量≥80%,NaCl含量≤20%”。某学校化学科研小组现对此味精中NaCl的含量进行测定。
Ⅰ.查阅资料:资料表明:谷氨酸钠的存在不影响NaCl含量进行测定。
Ⅱ.设计实验方案:
(1)实验原理:
(2)实验试剂:水、试剂X的溶液等
(3)实验过程: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操作(1)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②.操作(2)的名称为:
③.通过计算判断该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其包装上标注的标准。
_______ (填“符合”或“不符合”)
④.计算实验操作(1)所得溶液为50 mL,则溶液A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第③④问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某教师在课堂上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浓硫酸与铜是否发生反应,并探讨反应所产生气体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试管乙中发生的      现象说明了铜和浓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该现象还能说明产生的气体具有      性。
(2)写出试管甲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3)试管乙口部浸有碱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此防范措施也说明产生的气体是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气体,   (填“有”或“无”)毒性。
(4)SO2的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因素,某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酸雨pH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的结论。为进一步研究酸雨的成分,该同学取某一时段的这种雨水V L,加入0.5 mol/L的Ba(OH)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时,恰好消耗40.00 mL Ba(OH)2溶液。请计算:
①该雨水中共溶解SO2的体积是     mL(标准状况)。
②若生成沉淀物的质量为4.50 g,则沉淀物的组成为        (填写化学式)。

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及CaCO3,步骤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未加入H2O2的溶液A中,存在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若检验该溶液中Fe3+,选择最合适的试剂是  (填代号)。

A.KMnO4溶液 B.Fe粉 C.Na2CO3溶液 D.KSCN溶液

向溶液A中加入H2O2,H2O2在该反应中作氧化剂。实验室选用H2O2而不用Cl2作氧化剂。除考虑环保因素外,另一原因是不引入杂质    离子。
(2)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加热浓缩,   ,过滤等操作。除烧杯、漏斗外,过滤操作还需用到另一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     
(3)制备CaCO3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实验过程中有氨气逸出,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  (填代号)装置吸收氨气。
(烧杯中的液体都为水)

(4)欲测定溶液A中Fe2+的浓度,需配制100 mL 0.1 mol∕LKMnO4标准溶液。配制该溶液时: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当往该玻璃仪器中加蒸馏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时,应改用       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平。

纯铁在冷的浓硫酸中能发生钝化。某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将一定量的纯铁与浓硫酸加热时,铁完全溶解,得到溶液A,并产生大量气体B。实验室现有下列试剂:0.01 mol/L 酸性KMnO4溶液、0.1 mol/L KI溶液、3%H2O2溶液、淀粉溶液、蒸馏水。请你协助他们探究所得溶液和气体的成分,并将有关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填入下列表格中。
[提出猜想]
Ⅰ.所得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可能含有Fe2和Fe3中的一种或两种;
Ⅱ.所得气体中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两种。
Ⅲ.任意写出一个铁与浓硫酸加热时,可能发生的有关反应方程式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验证猜想Ⅰ
步骤①:取少量溶液A,滴入0.01 mol/L 酸性KMnO4溶液

步骤②:

含有Fe3
验证猜想Ⅱ
将所得气体B通入如下图装置

含有两种气体


[问题讨论]
有同学提出,若另外选用KSCN溶液,则
仅利用KSCN和H2O2两种溶液即可完成
猜想Ⅰ的所有探究,请对该观点进行评价: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研究乙醇氧化的实验并验证其产物,设计了甲、乙两套装置(图中的夹持仪器均未画出,"△"表示酒精灯热源),每套装置又可划分为①、② 、③三部分。仪器中盛放的试剂为:a-无水乙醇(沸点:78 ℃);b -铜丝;c-无水硫酸铜;d-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1)对比两套方案,简述各自的优点: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集中两套方案的优点,组成一套比较合理完善的实验装置,可按气流由左至右的顺序表示为1.甲①(接干燥管) 2. _______ 3. _______(例如甲①,乙②)
(3)实验中钢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能验证乙醇氧化产物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中,若撤去第①部分,其它操作不变,则无水硫酸铜无明显变化,其余现象与(4)相同,推断燃烧管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