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这里大河奔流,土地肥美,先后出现过古老的人类文明。
(1)任意举出在世界文明发展历史中,有哪三条大河曾经孕育了人类的早期文明?
(2)按照上题所写出的三条大河的顺序,你能依次说出它们各自拥有的最具代表性的文明成果的名称吗?
(3)对于“人类早期文明都不约而同的产生于大河流域”的这一规律,你有何认识?
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___。
(2)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最直接地反映了宋代的()(从三个选项中选一个,2分)
A.农业繁荣 B.手工业繁荣 C.商业繁荣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现
象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
仔细观察下图,这是我国清代在保卫边境取得胜利时的一幅画面。试结合所学知回答以下问题:
(1)这次战争是由清代哪位皇帝指挥的?最终结局怎么样?
(2)这次战争带来了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请回答:
(1)诗中的“海波平”是指什么?
(2)从两句诗来看,作者的什么高尚品质值得人们学习?
有位史学家说:“科举制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清末维新人士认为: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家贫弱”的后果。据此完成(1)~(2)题:
(1)这两种看法是否互相矛盾?
(2)请就科举制从隋唐的产生到明清以后衰落的历史,谈谈你对其作用的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二:(宋朝)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魏泰:《东轩笔录》
材料三:明代科举考生看榜图,如下图所示。
完成(1)~(3)题:
(1)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何种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依据材料三图描述一下看榜者的神情。这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