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届湖南衡阳中考)阅读《三峡》,完成问题。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沿阻绝(   )   ② 湍绿潭(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不疾也不物喜
B.间千二百里真无马邪
C.春冬时乃记而去
D.王命急宣而长烟一空

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请概括三峡景物的总体特征,并另写一句本文之外的描写山或水的诗词。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别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A. B.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不言而喻
国恒亡行拂乱其所为
C. D.
马无故亡而人胡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困于心衡于虑       B.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C.同舍生皆被绮绣     D.食之不能尽其材
翻译下面句子。(2分)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选文首先采用了的论证方法,得出艰难困苦的生活能够使人磨砺成才的结论,然后采用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的方法,得出
的论点。(2分)
在孟子看来,一个国家要避免灭亡的条件是什么?(2分)

文言文阅读(20分)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6分)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              )
(2)而或长烟一空             (              )
(3)吾日三省吾身             (              )
(4)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
(5)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              )
(6)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              )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下列各题。(共13分)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太宗新即位,励精①政道②,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雅③有经④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⑤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选自《旧唐书· 魏征传》)
【注释】①励精:振奋精神,致力于某种事业或工作。 ②政道:施政的方略。 ③雅:素来。 ④经:治理。 ⑤劳:慰劳。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孰视之()(2)皆以美于徐公()
(3)王之蔽甚矣()(4)思竭其用 ()
下列加点的“之”字,用法与“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相同的一项是()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此之谓失其本心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文:
对两位君主纳谏时的描写,【甲】文是“王曰:‘善。’”【乙】文中与这句话相对应的是。
邹忌和魏征作为大臣,向齐威王和太宗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答:
魏征去世后,唐太宗为什么会发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的感概?
答: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苏秦游秦,秦不用之而归,金尽裘敝。至家中,妻不下机,父母不与言。秦及夜出书读之。夜深欲睡,以锥刺其股。一年而学成,遂为六国相。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秦及夜出书读之。夜深欲睡,以锥刺其股。
你如何看待苏秦在学习方面“夜深欲睡,以锥刺其股”的做法?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8分 )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时人莫之许也②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B.①将军宜枉驾顾之②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C.①孤不度德量力②度已失期
D.①遂用猖蹶,至于今日②贤能为之用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谓为信然②必以长安君为质
B.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②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C.①凡三往,乃见②羲之之书晚乃善
D.①而智术浅短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上文从哪些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才能?请简要概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