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届山东泰安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承拙斋家传
张惠言(清)
承君名任,字是常,自号拙斋先生。父兑,以孝闻,事在郡志。
拙斋先生学于宜兴杭生,通五经四子书,泛览百家,为诗、古时文,然以躬行为务。补学生员。九试于乡,不得举。以所学授生徒,终其身。作《爱吾庐记》以自述,其辞曰:“爱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破屋数椽,不蔽风日;方庭偈武①,无佳葩奇卉,可以娱目。有书数千卷,先生昼夜讲习其中。有四子一孙,各授一经,日与辨析疑义。使为歌诗文辞,点笔②以为乐。役使无童仆,客有至者,则延入,蔬食相对,与之论古圣贤,若晤之几席也。先生以致知格物为基址,以身体力行为堂奥,以惩忿窒欲为墙垣,以推己及人为门户,以书策吟咏为园圃。保吾天,全吾真,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其指趣如此。常语学者曰:“文词小伎,于身心何所益?读圣贤书,如此尔耶?”子志,试礼部。濒行,命之曰:“行己有耻,立身之大端也。得失之际,慎之!”志兄弟皆恂谨力学,父教之也。著《四书质疑录》《拙斋集》若干卷,时文若干篇。年六十有六,嘉庆三年三月十五日卒。
【注】①偈武:空间逼仄、狭小。②点笔:图画改订诗文。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九试于乡,不得(2)客有至者,则
(3)常学者曰 (4)于身心何所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爱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
(2)使为歌诗文辞,点笔以为乐。
(3)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
承拙斋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分条说明。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则古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用“/”标示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各标一处)
(1)其间千二百里(2)念无与为乐者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②相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沿溯阻:____________________④多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甲乙两文都是描写景色的文章,但思想情感有差异。请说说两文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课内文言文阅读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本文的作者_________,字叔庠,南朝梁_________家。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势竞上() 鸢飞天者()
望峰心( )经纶世务者( )
翻译下列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用文中句子填空。
◎用夸张手法写水的清澈、透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比喻的手法写水的动态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段总说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特点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你喜欢富春江的水,还是喜欢富春江两岸的山?请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此句从侧面落笔,衬托山水诱人的力量之外,言外之意是什么?

读文,解答第10—12小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解释加点字
A 是陋室斯:_______ B 惟吾德 馨_______:
C 无案牍之劳形劳:_______ D 可以调素琴素:_______
翻译下面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本文运用写法,从交往人物三方面描写陋室之雅,表达了室主人的

文言文阅读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伤仲永》选自《》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姓名)
解释加点的字。
(1)未识书具(2)不能前时之闻
(3)世(4)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翻译下列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最后一段的议论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刘氏善举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怨言。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2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竟年如是()(2)乡里咸称其善()
母卒三年()(4)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昼则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
23.读了这则故事,你获得怎样的启示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