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1 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作品透露出女性体态丰满,具有协调性,反映了人体之美。
图2 是中古时期的《三女神》画像。中古时期,由于受到宗教上的束缚,人们并不欣赏人体美。作品中的三女神呆板、单调、僵硬且面无表情。
图3 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女神》画像。作品极力赞扬人体之美,将世俗生活中人的形象注入神的形象中,所塑造的宗教人物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人。
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据图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希腊能够诞生诸如《维纳斯》这样的杰出艺术作品出现的原因。
(2)从图2到图3作品特征的差别,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思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3)请列举出两位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或艺术家及其作品,并简要说明其作品是如何体现人性之美的。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文艺复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中学堂章程》。该章程强调中国史“当专讲历代帝王之事,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暨中国百年以内之大事;次则讲古今忠良贤哲之事迹,以及学术、技艺之隆替,武备之弛张,政治之沿革,农、工、商业之进境,风俗之变迁等事”。
(1)依据材料概括《奏定中学堂章程》体现的历史教育特点。
材料二 1956年新中国颁布了《初级中学世界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大纲认为:
第一,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因此,按五种社会形态划分历史发展阶段,安排章节内容。
第二,“阶级斗争是人类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为此,大纲以阶级斗争的重大事件为“社会制度改变”的转折点。
第三,突出苏联的历史,其第九部分“现代——社会主义的胜利和资本主义总危机”,可以说是苏联史的缩编。
(2)新中国的历史教育体现了怎样的史观?试析新中国形成这种史观的原因。
材料三 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在世界史部分构建了这样一个体系:
一条主线:人类历史从分散到整体发展。
两个方向:人类历史可从纵向、横向进行研究。纵向系统以时间为序,横向系统反映地域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至关重要。
三个阶段:将世界历史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勾勒从分散到整体发展的过程。
(3)2011年版课程标准体现了怎样的史观?据此史观,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的起点时间和代表事件应该分别是什么?简析其主要依据。

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国际社会将奥斯威辛集中营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意在警示后人避免重演历史的悲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奥斯威辛集中营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能让遇难者的血白流,应该对所有的后人进行有关教育,接受集中营和种族灭绝的教训。
——《筹建奥斯威辛集中营和种族灭绝国际教育中心呼吁书》
材料二 1970年12月7日,正在华沙访问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来到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献花圈。当勃兰特伫立凝视一幅幅清晰的受难者的浮雕时,突然下跪,并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
——《奥斯维辛——犹太人永远的痛》
材料三今天的奥斯威辛,是整个世界反思过去的历史路标。当年的纳粹德国用400万生命,在波兰这个小镇向我们证明了,一旦脱离了人性的轨道和世界规则的束缚,政治欲望可以以如此残忍的方式来实现。奥斯威辛让世界为之哭泣的另一个理由,是奥斯威辛之后60年,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残暴、杀戮甚至种族清洗和纳粹主义的阴影仍然没有从这个世界彻底消失。这是奥斯威辛的眼泪无法停止的原因,也是今天世界与60年前相比的惭愧。
——《奥斯威辛:世界反思历史的路标》
请回答:
(1)材料一强调奥斯威辛集中营要承担什么历史责任?谈谈你对筹建“奥斯威辛集中营和种族灭绝国际教育中心”的看法。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勃兰特的举动有何认识?
(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据材料三,概括国际社会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死难者的意义。

C.【探索历史的奥秘】
历史的奥秘在于人类要永无止尽地探索未知的世界,玛雅文明迄今尚有许多未解之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900年——前400年,一个新的殷商文明——奥尔梅克文明在美洲墨西哥湾兴起发展开来。在拉文塔祭祀中心的地下出土的工6尊翡翠雕像,面孔酷似中国人,且头颅系人工改型的高长头,正是殷商所崇尚的习俗。这16尊雕像中的15座黑色玉雕呈同心圆排列,面向一红色玉雕像。红色玉雕像后立着6块玉圭板,圭板上刻有类似商殷甲骨文和金文的字迹。据专家考证,这些玉圭板上刻的正是殷人先祖的名号。
——据韶华等《中华祖先拓荒美洲》
材料二以下是玛雅文明的部分文物图片

金字塔太阳神雕塑波南帕克壁画(局部)
材料三 1562年7月,在曼尼城中心广场上,西班牙神父狄亚哥·迪兰达亲手烧毁了成千上万的玛雅古籍抄本、故事画册和书写在鹿皮上的象形文字书卷。此外,他还砸碎了无数神像和祭坛。他得意洋洋地记录道:“我们搜查到大批书籍,记载的全是迷信的玩艺儿和撒旦的谎言,我们干脆放一把火把它们烧掉。当地土著眼睁睁在旁观看,心痛极了,难过极了。”
——《丛林中的神话:玛雅文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核心观点。据材料一、二,指出玛雅文化艺术的重要形式。
(2)谈谈你对材料三所记述事件的看法。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今天研究玛雅文明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孙中山和甘地都对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解决农民的痛苦,归结是要耕者有其田。这个意思,就是要农民得到自己劳动的结果,要这种劳动的结果不令别人夺去了。……统一之后,要解决民生问题,一定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要用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所谓禁止洋布,便是抵制英国进口的纺织品,他认为这是经济侵略手段之一,使得印度原有的纺织工业一落千丈。更深入一层的观察,他才艮本反对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因为那是资本家压迫劳工。……当然他更是一位爱国者,藉着纺纱织布鼓舞着亿万的印度人民,走向团结为国的一致目标之下,不为谋利,同时却是帮助他人,至少是充分做到自服其布。
——吴俊才《印度史》
请回答:
(1)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经济主张。
(2)开展家庭纺织运动是甘地经济自主运动的主要内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甘地提倡手工纺织运动的作用。
(3)据上述材料,说明孙中山和甘地对待西方工业文明的不同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经济主张的相同目标。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王安石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但它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有待品评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青苗法者,不过一季艮行之业耳,……而季艮行之为业,其性质乃宜于民办而不宜于官办:但使国家为之详定条例,使贷者与借者交受其利而莫能以相病,……而不必直接与人民相贷,则其道得之矣。……在当时,人民既无有设立银行之能力,而举国中无一金融机关,而百业坐是雕敝。荆公能察受敝之原,而创此法以救治之,非有过人之识力而能若是耶?
——梁启超《王荆公》
材料二王安石变法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力求把变法革新进行到底。……他的变法手段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王安石变法是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彳艮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关于“青苗法”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青苗法”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内容的核心。
(3)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可以从王安石变法中获得哪些改革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